新鄉延津通太紀念園風景區:注冊號415,隸屬于延津縣人民政府民政局,性質為全民所有制。經河南省民政廳(豫民文【2007】147號)等多家主管職能部門批準,由延津縣民政局投資興建的現代化藝術紀念園風景區。通太紀念園風景區占地180畝,座落于新鄉市食品產業聚集區北鄰“太平崗”,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園區距新鄉市20公里,延津縣城8公里,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通太陵園風景區將建設成為集祭祀、觀光、旅游、休閑為一體的現代化風景陵園,園區采用現代化經營管理,全天二十四小時巡邏值班,為客戶提供交通、安葬、祭祀、禮儀等一條龍服務。
通太陵園風景區秉承“關愛生命、崇尚自然、文化創業、報效民族”為企業的經營理念,為新鄉市及中原人民塑造一個美麗的人生后花園。
黃河——中華民族的搖籃,流轉千萬年,奔騰不息,蕩滌塵埃;
太行——東方巨龍的脊梁,屹立億萬載,傲視寰宇,立撐天地;
在太行與黃河之間,有這樣一塊沃土,在黃河哺育和太行庇佑下,上演了一幕幕悲壯的民族奮斗史,留下了一處處歷史文化古跡。洪武二十一年,漢民族祖先部分從山西洪桐縣大槐樹下遷移到這片沃土,自此民族血脈在這里勞作生養,千百年來繁衍不息。
商朝末期,曾演繹太極八卦,豐富《易經》,開創大周八百年江山的周文王在此,留下“東西吐兒村”的傳說。后姜太公輔佐周武王繼承王位,伐紂來到青疙瘩處開始了的牧野大戰,文王四子周公旦為主帥,在此嘔心瀝血,部署軍機,滅商興周,留下“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之美譽。漢末三國政治家、軍事家曹操靠在此安營扎寨、屯兵納糧,打敗當時兵多將廣、勢力最強的袁紹兵團,這就是我國.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官渡大戰”。太平天國時期聲名顯赫的英王陳玉成的英骨亦長埋于黃河岸邊的延津寶地。在通太紀念園風景區周圍還分布有廣唐寺白馬塔、大覺寺萬壽塔、酸棗閣、周朝胙國故城、吳起故城、神丘寺、東岳廟、岳飛屯兵處等歷史文化遺跡,顯示了這塊寶地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為了豐富和銘記這厚重的歷史,讓牧野百姓盡享這風水圣地,經河南省民政廳豫民文號文批準,由延津縣民政局規劃建造一處包括景觀文化園、生態植物園、人文紀念園于一體的占地180余畝的現代文化藝術陵園。
特別提醒:本頁面所展現的公司、產品及其它相關信息,均由用戶自行發布。
購買相關產品時務必先行確認商家資質、產品質量以及比較產品價格,慎重作出個人的獨立判斷,謹防欺詐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