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獅的歷史悠久,它其實是起源自中國與西亞文化的交流。大約1900多年前,波斯和中國通過絲綢之路展開了雙邊貿易關系。波斯大使饋贈獅子等動物予中國。當時中國本土尚無獅子,過后當它和西亞其他國家建立邦交時,越來越多的獅子被送往中國。 這些獅子沒有對中國帶來任何麻煩或災害,因此中國人普遍對獅子并無懼意或抗拒感。實際上,他們將獅子視為勇敢與和平的象征,他們希望藉著獅子的能力來避邪。這就是為什么人人都往家門口擺石獅子的緣故了。 舞獅并非只引進中國大陸,它也流傳到了本土并無獅子的韓國和臺灣,這幾個國家的舞獅藝術不盡相同,然而其象征意義卻大同小異,舞獅充分結合了文化、歷史和武術的精華,一般舞獅表演者都具有武術根底,身體柔軟、伸縮自如、體格健壯、孔武有力、平衡感高者為宜。舞獅的每個動作都得配上獨特的伴奏旋律,即大鼓跟隨鼓手的節奏,這意味著,舞獅者和樂師必須緊密合作,舞獅的素質看難度的高低、舞步的整體表現的準確度、節奏配合的敏感度以及舞獅所要表達的內容。 中國舞獅一般可分成兩種,即北獅及南獅。兩者的分別主要在于舞獅的動作,唯最明顯可見的區別卻在于兩種獅子的外形,北獅擁有毛茸茸的外皮,嘴部動作不大,而南獅的獅身則五彩賓紛,獅毛較短,嘴部活動較大。 多年以來,舞獅經歷了許多變化與進展。今天,舞獅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仍然扮演要角,這是因為民族要保留祖先所創制的優良傳統。經過整千年創意思考和演藝經驗,舞獅已不僅是純為娛樂而表演了,它代表著中華一種精神形式的滿足感,子發揚人們樂觀、團結及奮勇崇高美德。比方通常在給獅子點睛時,由社會賢達、名人、熱心人士或頭人、長輩來進行簡單又隆重的點睛儀式,在心意上祝福這頭獅有一個活的生命,同時也祝福給人們帶來吉祥,驅除一切邪惡。 [梅花樁獅] 梅花樁獅號稱“中華武術武林絕技”,其全長18米,高樁2.9米,低樁1.3米,飛樁跨躍3.2米,陣容強大,氣勢磅礴。梅花樁獅步步高絕技表演每一個動作配一個音樂節奏,舞獅人功夫深厚,身體柔軟,伸縮自然,技巧靈活,驚險、生動感人。 表演動作程序: 1、雄獅上山 2、獅山衛士 3、雙獅迎晨曦 4、 九天攬月 5、 高獅探路 6、飛越獅樁 7、獅山飛樁 8、高瞻遠矚 9、雄獅探崖 10、高獅跑樁 11、騰空飛越 12、雄獅飛躍鐵索橋 13、雄獅走天涯 14、飛躍采青 15、一柱吐幅 16、雄獅下山 17、大展鴻圖 18、雄獅報喜 等均由東莞市華南龍獅鼓樂藝術團提供!
特別提醒:本頁面所展現的公司、產品及其它相關信息,均由用戶自行發布。
購買相關產品時務必先行確認商家資質、產品質量以及比較產品價格,慎重作出個人的獨立判斷,謹防欺詐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