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的用工風險,是懸在企業主頭頂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如果員工發生不測,對于員工和企業雙方都會帶來很大的麻煩。如果協商不一致,甚至還會引起法律糾紛,分散企業大量的精力,影響公司的正常運作。那么對于企業來說應當如何有效地轉移用工風險呢?
一般來說,企業用工風險主要靠兩個工具,即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社會保障中,工傷保險的設立便是用于此處。
1、工傷保險屬于社會保障體系中常說的五險之一。其保障責任是員工在與職業相關的活動中受傷或者罹患職業病,屬于社會福利,保費應由企業全額繳納。工傷保險蕞大的優點在于報銷的內容極其豐富,包括職業病的、意外事故的、急病猝死保險金、一次性傷殘補助、傷殘津貼、伙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等;若因工傷身故,則由一次性工亡補助、喪葬補助,親屬撫恤金等。
但是與此同時,工傷保險的劣勢也很明顯。對于員工來說,工傷只保員工在從事和工作相關活動時受傷或患病(包括在上下班途中),在家里或者因私事出門時發生意外一律不賠。并且工傷保險報銷比例很低,轉移風險的能力非常有限。對于企業來說,工傷保險并不能免除企業在工傷事故中的責任,工傷賠付款到位后,企業和受傷員工仍然要協商補償事宜,依然要承擔賠償責任。
2、因此社保只能解決基本的補償問題,想要把員工保障做到蕞好,商業保險是必不可少的。在這方面,主要有兩個險種可以發揮作用,即團體意外險和雇主責任險。
團體意外險很容易理解,就是相當于給每個員工上了一份常規的意外險,包含了意外傷害、意外傷害醫療和住院津貼等幾個基本的責任。被保險人為員工,賠付款直接打到員工的賬戶。
職業性疾病,而依法應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員工發生事故后,企業先行墊付,之后保險公司會根據理賠資料把賠償款打到企業賬戶上。
雇主責任險在團體意外險的基礎上,可以拓展誤工費、訴訟費用、生活護理費、傷殘補助等責任,保障更全,可以做到完全轉移企業的用工風險。
蔚然人力是從事勞務派遣、人事代理、靈活用工、薪酬外包、企業管理咨詢的服務外包機構,是國內提供企業人力資源綜合解決方案有影響力的人力資源公司之一。公司先后為數量眾多的企業提供了人力資源服務外包業務,全力幫助客戶規范用工、降低人力成本、減少勞動糾紛,并提供政策咨詢和管理方案,從而使企業專注于核心業務,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的運營效率,在業界贏得了良好的口碑。(本文不代表作者觀點,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