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建筑腳手架性需貫穿 “搭設前、搭設中、使用中、拆除時” 全流程,核心是嚴格執行規范、控制關鍵環節、落實責任到人。
一、搭設前:做好基礎保障
方案先行:必須編制專項施工方案,明確腳手架類型、搭設參數、荷載計算、基礎處理方式及應急預案,超過一定規模(如搭設高度≥24m)的方案需專家論證。
材料驗收:檢查鋼管、扣件、腳手板等材料質量,禁止使用銹蝕嚴重、彎曲變形、裂紋或不合格的配件,同時核查材料合格證和檢測報告。
基礎處理:按方案要求平整場地、夯實地基,落地式腳手架需設置混凝土墊層或排水溝,確保基礎承載力滿足荷載要求,防止不均勻沉降。
二、搭設中:嚴控施工質量
人員資質:搭設人員必須持特種作業操作證上崗,且崗前需進行技術交底,明確搭設流程、質量標準和風險點。
關鍵部位管控:
立桿:保證垂直度,縱橫向間距符合方案要求,底部需設置墊板和底座,相鄰立桿接頭不得在同一高度。
連墻件:按 “兩步三跨” 或方案要求設置,與建筑主體剛性連接,嚴禁隨意拆除或減少。
剪刀撐:在腳手架外側全高連續設置,角度控制在 45°-60° 之間,桿件連接需采用搭接或對接,確保牢固。
腳手板:滿鋪、固定牢固,不得有探頭板,邊緣需設置 1.2m 高防護欄桿和 18cm 高擋腳板,外側掛密目網。
過程檢查:搭設過程中需分階段驗收(如搭設至 3 層、6 層或完成整體搭設后),驗收合格并掛牌后方可使用。
三、使用中:強化日常管理
荷載控制:嚴禁超載使用,材料堆放需均勻,不得集中堆放重物,同時禁止在腳手架上進行電焊、氣割等動火作業(如需作業需辦理動火審批并采取防護措施)。
日常巡檢:安排專人每日檢查腳手架狀態,重點關注立桿沉降、扣件松動、連墻件損壞、網破損等問題,發現隱患立即整改,整改期間禁止使用。
惡劣天氣應對:遇大風(≥6 級)、暴雨、暴雪等惡劣天氣,需停止腳手架作業,提前加固架體,雨后檢查基礎是否積水、沉降,確認后方可恢復使用。
四、拆除時:防范風險
制定拆除方案:明確拆除順序(由上至下、先非承重后承重)、拆除人員分工和防護措施,禁止上下同時拆除或隨意拋擲桿件。
現場防護:拆除區域需設置警戒區和警示標志,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拆除人員需佩戴帽、帶,使用的工具需系掛牢固,防止墜落。
材料管理:拆除的鋼管、扣件等材料需分類堆放,及時清理出場,避免占用施工場地或造成二次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