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施工中動火作業(如焊接、切割)的核心是提前審批、防護、專人監護,需從作業前準備、作業中管控、作業后收尾三個階段消除明火隱患,避免引燃電纜、組件等易燃物。
1. 作業前:嚴格審批 + 防護,筑牢基礎
動火作業前必須完成審批流程,同時清理現場、備好防護設備,杜絕 “無許可動火”“無防護操作”。
辦理動火許可證:向項目負責人提交動火申請,明確作業時間(避開大風、雨天)、地點(遠離逆變器、電纜密集區)、作業內容及操作人員(需持有效焊工證),審批通過后方可作業,禁止無證動火。
清理作業現場:移除動火點周邊 5 米內的所有易燃物,包括光伏電纜、組件包裝材料、保溫棉、塑料支架等;若動火點下方有電纜或設備,需用阻燃毯(或防火隔板)覆蓋,下方設置接火盆(鋪防火棉)收集火花。
備好防護設備:在動火點 3 米范圍內放置 2 具 4kg 干粉滅火器(電氣火災禁用水基滅火器),操作人員佩戴防火手套、防護眼鏡、阻燃工作服;若在密閉空間或屋頂作業,需額外準備通風設備(如軸流風機),防止煙霧積聚。
2. 作業中:專人監護 + 規范操作,嚴控明火風險
作業過程中需實時監控火花動態,規范操作流程,避免因操作不當引發火災。
專人全程監護:安排 1 名專職監護人(不得離開作業現場),監護內容包括:火花是否引燃周邊物體、操作人員防護是否到位、滅火器是否完好;發現火花濺落至易燃物或有冒煙跡象,立即叫停作業并使用滅火器滅火。
規范操作流程:操作人員需先檢查焊機、割槍等設備,確保電源線、氣管無破損,接地可靠(接地電阻≤4Ω);焊接時避免焊條與電纜、組件邊框直接接觸,防止產生電弧擊穿絕緣層;切割金屬支架時,控制火花飛濺方向,禁止正對電纜或組件。
嚴控作業范圍:禁止在組件上方、逆變器旁 10 米內進行動火作業;若必須在屋頂邊緣動火,需在作業區域設置防護欄桿(高度≥1.2 米),防止人員墜落或工具掉落,同時避免火花飄至下方建筑。
3. 作業后:徹底清理 + 隱患排查,杜絕復燃風險
動火作業結束后不能立即離場,需確認余火完全熄滅、現場無隱患,才能完成收尾工作。
熄滅余火與清理:關閉焊機電源、氣瓶閥門,拆除氣管與電纜;用測溫儀檢測動火點及周邊溫度,需降至常溫(≤40℃),同時檢查接火盆內火星是否完全熄滅,必要時用滅火器噴射殘留火星。
檢查現場隱患:查看周邊電纜絕緣層是否有、破損,組件表面是否沾有火星殘渣;若發現電纜外皮破損,需立即用絕緣膠帶包裹,破損嚴重時更換新電纜,避免后續通電短路起火。
記錄與交接:填寫動火作業記錄表,注明作業時間、過程及現場情況,由操作人員與監護人共同簽字;將動火許可證、記錄表歸檔,同時向現場負責人匯報作業完成情況,確保無遺留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