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綠化草坪需長期科學養護,才能保持良好的景觀效果和生態功能,核心養護環節集中在 “水、肥、剪、病” 四個方面。
澆水管理
澆水原則:“見干見濕”,即土壤表層下 2-3 厘米干燥時再澆水,避免頻繁淺澆導致根系上浮。
澆水時間:春秋季選擇上午 9-10 點,夏季選擇早晚(避開正午高溫),冬季選擇正午(減少凍害風險)。
澆水量:單次澆透,確保水分滲透至土壤 10-15 厘米深,滿足根系吸水需求。
施肥管理
施肥時機:冷季型草在春秋季(生長旺季)施肥,暖季型草在夏季(生長旺季)施肥,冬季停止施肥。
肥料選擇:以緩釋有機肥為主(如腐熟的羊糞、草坪專用有機肥),配合少量復合肥(氮磷鉀比例 1:0.5:1),避免偏施氮肥導致草坪徒長、抗病性下降。
修剪管理
修剪原則:“三分之一原則”,即每次修剪高度不超過草坪當前高度的 1/3,防止過度修剪損傷根系。
修剪高度:觀賞草坪留茬高度 3-5 厘米,休閑草坪留茬高度 5-8 厘米,運動場草坪留茬高度 2-3 厘米(根據運動類型調整)。
修剪頻率:生長旺季(冷季型春秋、暖季型夏季)每 1-2 周修剪一次,休眠期每月修剪一次或停止修剪。
病蟲害防治
預防為主:定期清理草坪內的落葉、雜草,保持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滋生環境。
常見病害:白粉病、銹病(多發生在高濕環境),可噴施唑類劑(如三唑酮)防治。
常見蟲害:蚜蟲、地老虎(啃食葉片或根系),可選用低毒殺蟲劑(如氯氰菊酯),避免使用高毒農藥影響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