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模型是城市規劃中最傳統且直觀的形式,通過實體材料(如泡沫、亞克力、木材、3D 打印耗材等)按比例還原城市空間。其核心優勢在于 “可觸摸、強感知”,能讓非專業群體(如公眾、決策者)快速建立空間認知,是規劃公示、方案匯報中的重要工具。
按功能細分:
概念模型:以簡化形態(如線條、色塊)表達規劃核心理念,不追求細節還原,多用于方案初期的創意推演,幫助設計師梳理空間邏輯(如城市軸線、生態廊道的關系)。
詳細規劃模型:比例通常為 1:500-1:2000,還原地塊邊界、建筑高度、道路寬度、綠化布局等細節,常用于居住區、商業區等局部片區的方案評審,可直觀驗證建筑間距、日照通風、景觀視野等指標。
城市總體模型:覆蓋范圍廣(如整個城市或主城區),比例多為 1:5000-1:20000,重點呈現城市整體結構(如 “一核兩帶三組團” 的空間格局),常用于城市發展戰略發布會、規劃展覽館展示,傳遞城市長期發展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