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輸出電流大小分類
這是常用的分類方式之一,主要依據儀器能提供的輸出電流來劃分,適用于不同規模的保護或實驗需求:
小型恒電位儀:輸出電流通常≤10A,體積較小、功耗低,適用于小型金屬構筑物的陰極保護,如小型儲罐、短距離管道、實驗室小型電化學實驗(如小型電解池反應)等。
中型恒電位儀:輸出電流范圍一般在 10A - 100A 之間,適用于中等規模的金屬設備或設施,例如中等長度的管道、中型儲罐、電鍍生產線中的小型鍍槽等。
大型恒電位儀:輸出電流≥100A,功率較大,能滿足大型金屬構筑物的保護需求,如長距離輸油輸氣管道、大型儲罐群、鋼質碼頭等。
按工作模式分類
根據儀器的核心控制方式,可分為:
純恒電位模式恒電位儀:僅具備恒電位控制功能,通過調節輸出,使工作電極相對于參比電極的電位保持在設定值,主要用于對電位控制精度要求高的場景,如精密電化學研究、特定電鍍工藝等。
恒電位 / 恒電流雙模式恒電位儀:同時具備恒電位和恒電流兩種工作模式,可根據實際需求切換。當參比電極失效或系統出現異常導致恒電位控制無法實現時,能自動或手動切換到恒電流模式,保證系統持續運行,在陰極保護工程中應用廣泛,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
按應用場景分類
工業用恒電位儀:專為工業現場設計,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耐用性和穩定性,能適應復雜的工業環境(如高溫、高濕度、粉塵多等),主要用于金屬腐蝕防護(如管道、儲罐的陰極保護)、電鍍、電解等工業生產過程。
實驗室用恒電位儀:注重控制精度和功能多樣性,能滿足多種電化學實驗的需求,如循環伏安法、交流阻抗法、計時電流法等,可用于研究電化學反應機理、材料腐蝕行為等,體積通常較小,操作更精細。
按技術原理分類
模擬控制恒電位儀:采用模擬電路實現電位控制,結構相對簡單,成本較低,但控制精度和穩定性相對有限,適用于對精度要求不高的場景。
數字控制恒電位儀:結合微處理器和數字信號處理技術,通過軟件算法實現電位控制,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靈活性和數據處理能力,可實現復雜的電化學測試程序,是現代恒電位儀的主流類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