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和民間貸款在申請流程上有諸多細節差異,具體如下:
申請前準備:
銀行貸款:借款人需提前詳細了解銀行貸款政策和不同貸款產品要求,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銀行與產品。同時,要準備齊全身份證、戶口本、結婚證、收入證明、銀行流水等大量資料,用于證明身份、收入和還款能力等。
民間貸款:通常無需像銀行那樣準備繁多資料,一般只需提供基本身份證明,如身份證等,若有抵押物則需提供抵押物相關證明文件。部分民間借貸基于雙方信任,可能準備資料更為簡單,甚至只需口頭約定相關事項,不過正規的民間借貸機構也會要求提供一些能證明還款能力的資料,但整體要求低于銀行。
申請提交:
銀行貸款:借款人需將準備好的資料提交給銀行網點,填寫規范的貸款申請表,銀行會對資料進行初步審核,查看是否齊全、真實有效。
民間貸款:可直接與出借人或民間借貸機構當面溝通,提交資料方式較為靈活,可現場提交也可通過線上方式提交,貸款申請表格也相對簡單,有的甚至沒有固定格式,只需在借款合同中注明相關申請信息即可。
審批環節:
銀行貸款:審批流程規范復雜,要經過客戶經理實地調查、風險評估部門評估風險、信貸審批委員會審批等多個環節。銀行會詳細查詢借款人征信報告,核實收入證明真偽,評估抵押物價值等,整個審批過程通常需要數周甚至數月。
民間貸款:審批流程簡單快捷,多由業務人員或管理層直接評估決策,主要關注抵押物價值和變現能力,對信用調查相對寬松,一般幾天甚至當天就能給出審批結果。
合同簽訂:
銀行貸款:若貸款申請通過,銀行會與借款人簽訂詳細規范的貸款合同,合同條款明確規定貸款金額、利率、還款方式、貸款期限、違約責任等內容,同時可能還會簽訂擔保合同、抵押合同等相關文件,合同文本通常有多頁,且需借款人仔細閱讀確認。
民間貸款:合同形式相對簡單,常見的是借條形式,注明借款金額、利息、還款時間等基本信息,借貸雙方簽字確認即可。不過,一些規模較大、較為正規的民間借貸機構也會有較為規范的借款合同,但整體條款細致程度和規范程度可能不如銀行貸款合同。
抵押登記與放款:
銀行貸款:若是抵押貸款,借款人需到相關部門辦理正規抵押登記手續,銀行會核實抵押登記情況,確認無誤后才會放款,放款時間相對較長,通常在完成抵押登記后的幾個工作日內。
民間貸款:部分民間借貸也會要求辦理抵押登記,但手續可能相對簡化,有些情況下,若雙方信任度較高或抵押物不易辦理登記,可能僅進行抵押物的交接或簽訂相關抵押協議。放款速度較快,很多民間借貸機構在簽訂合同后當天或次日就能放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