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需求分析階段
文物特性調研:材質(有機 / 無機)、尺寸重量、脆弱性(如書畫易霉變、金屬易氧化),制定針對性保護方案(如青銅器的緩蝕劑緩釋裝置)。
展覽主題適配:與策展團隊協作,確定展柜造型(如歷史類展柜采用仿古銅色框架,現代藝術展柜使用極簡白鋼材質)。
2. 深化設計階段
結構力學計算:通過有限元分析(FEA)驗證柜體承重、抗震性能,確保大型展柜(如承重 2 噸的石器展柜)穩定性。
照明光路模擬:利用 DIALux 軟件進行光域網仿真,避免光斑直射文物脆弱部位(如陶瓷開片處)。
樣機測試:制作 1:1 模型驗證開啟便利性、玻璃透視效果,檢測氣密性(泄漏率≤0.05m3/(h?m2))。
3. 生產與安裝階段
工藝控制:玻璃磨邊精度≤±0.1mm,焊接部位防腐處理達 Sa2.5 級標準,表面涂層附著力≥5B(劃格法測試)。
現場調試:溫濕度傳感器校準誤差≤±0.5℃/±1.5% RH,照明系統照度均勻性≥85%。
4. 驗收與維護
第三方檢測:依據 GB/T 37288-2019 標準,檢測微環境穩定性、玻璃抗沖擊性能、電磁兼容性(EMC)等指標。
運維體系:建立展柜檔案,每季度進行密封性檢測,每年更換空氣過濾模塊,溫濕度控制系統質保≥5 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