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物特性優先
分析文物材質(有機 / 無機)、脆弱性(易褪色、易碎裂)、尺寸重量,定制專屬支撐結構(如青銅器的三點支撐托架、書畫的磁吸式掛架)。
2. 空間與視覺平衡
展柜與文物的比例建議為 3:1 至 5:1,避免空間過滿或空曠;背景色調采用中性色(如米白、淺灰),突出文物主體。
3. 可持續性設計
模塊化結構便于后期升級(如更換智能控制系統),材料可回收利用率≥80%,降低環境負荷。
4. 跨界協作流程
需求階段:文物保護專家提出環境指標,策展人明確展示主題,設計師規劃空間布局。
深化設計:結構工程師進行力學計算,電氣工程師設計照明與控制系統,制作 1:1 樣機測試性能。
驗收環節:聯合第三方機構檢測氣密性(泄漏率≤0.05m3/(h?m2))、光照強度、溫濕度波動,確保符合《博物館展覽陳列設計規范》(GB/T 25822-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