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污水井前,除了前面提到的通風、檢測、制定應急預案等準備工作外,還需要做好以下準備:
設置警示標識:在污水井周邊明顯位置設置警示標識,如 “注意”“禁止靠近”“井下作業,請勿打擾” 等,防止無關人員靠近作業區域,避免發生意外。
準備應急救援設備:在井口附近備好應急救援設備,如空氣呼吸器、繩、擔架、急救藥品和器材等。確保這些設備處于良好狀態,隨時可以投入使用。同時,安排專人負責應急設備的管理和維護,熟悉設備的使用方法,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正確地開展救援工作。
進行培訓與交底:對進入污水井作業的人員進行的培訓,包括污水井作業的風險、操作規程、防護設備的使用方法、應急處置措施等內容。培訓結束后,要進行交底,讓作業人員清楚了解作業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并簽字確認。通過培訓與交底,提高作業人員的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確保他們能夠正確、地進行作業。
檢查個人防護用品:作業人員要仔細檢查個人防護用品的完整性和功能,如帽的帽帶是否牢固、防護手套是否有破損、防護鞋是否防滑且絕緣良好、空氣呼吸器的面罩是否密封、氣瓶壓力是否充足等。任何一件防護用品存在問題都可能對作業人員的造成威脅,所以必須確保防護用品符合要求,能夠有效保護作業人員的身體。
落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確各作業人員的職責,確保在進入污水井作業過程中,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務和應承擔的責任。同時,嚴格執行管理制度,對違反規定的行為進行嚴肅處理,以保證制度的嚴肅性和有效性,從制度層面保障作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