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苗在養殖過程中容易感染多種疾病,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疾病:
馬立克氏病:由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腫瘤性疾病,主要侵害雞的外周神經、性腺、虹膜、各種臟器和皮膚等。病雞表現為精神沉郁、消瘦、羽毛蓬松、運動失調,出現 “劈叉” 姿勢,有的雞還會出現虹膜褪色、失明等癥狀。
新城疫: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雞苗感染后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流鼻涕,精神委頓,食欲減退,拉黃綠色稀糞,部分雞還會出現神經癥狀,如頭頸扭曲、震顫等。
傳染性法氏囊病:主要侵害雞的法氏囊,使雞的免疫器官受損,導致下降,容易繼發其他感染。病雞初期表現為精神不振、采食減少,隨后出現腹瀉,排出白色或淡黃色水樣糞便,肛門周圍羽毛被糞便污染。
雞白痢:由雞白痢沙門氏菌引起的一種常見傳染病,主要發生于雛雞。病雛雞表現為精神沉郁、怕冷、扎堆,羽毛松亂,食欲減退或廢絕,排出白色糊狀糞便,有時肛門周圍的羽毛被糞便糊住,影響排便,俗稱 “糊肛”。
球蟲病:由艾美耳球蟲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主要侵害雞的腸道。根據球蟲種類和感染部位不同,可分為盲腸球蟲病和小腸球蟲病。病雞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欲減退、消瘦、貧血,排血便,嚴重時糞便呈鮮紅色或暗紅色。
慢性呼吸道病:由雞毒支原體引起的一種呼吸道疾病,病程較長,容易反復發生。病雞表現為咳嗽、氣喘、呼吸啰音,流鼻液,眼瞼腫脹,嚴重時眼睛突出,似 “金魚眼”。
大腸桿菌病: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多種疾病的總稱,如敗血癥、腹膜炎、輸卵管炎、臍炎等。雛雞感染后常表現為精神沉郁、不吃食、羽毛松亂,腹部膨脹,臍部發炎,死亡率較高。
為了預防雞苗疾病的發生,養殖戶需要做好雞舍的環境衛生和工作,合理控制飼養密度,提供營養均衡的飼料和清潔的飲水,按照科學的免疫程序進行疫苗接種,并定期對雞群進行健康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