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的定義:
瀝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氫化合物及其非金屬衍生物組成的黑褐色復雜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機液體的一種,多半以液體或半固體的石油形態存在,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瀝青是一種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機膠凝材料。瀝青主要可以分為煤焦瀝青、石油瀝青和天然瀝青三種:其中,煤焦瀝青是煉焦的副產品。石油瀝青是原油蒸餾后的殘渣。天然瀝青則是儲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礦層或在地殼表面堆積。瀝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膠等工業以及鋪筑路面等。
瀝青的分類:
瀝青主要可以分為煤焦瀝青、石油瀝青和天然瀝青三種:
煤焦瀝青
煤焦瀝青是煉焦的副產品,即焦油蒸餾后殘留在蒸餾釜內的黑色物質。它與精制焦油只是物理性質有分別,沒有明顯的界限,一般的劃分方法是規定軟化點在26.7℃(立方塊法)以下的為焦油,26.7℃以上的為瀝青。煤焦瀝青中主要含有難揮發的蒽、菲、芘等。這些物質具有毒性,由于這些成分的含量不同,煤焦瀝青的性質也因而不同。溫度的變化對煤焦瀝青的影響很大,冬季容易脆裂,夏季容易軟化。加熱時有特殊氣味;加熱到260℃在5小時以后,其所含的蒽、菲、芘等成分就會揮發出來。
石油瀝青
石油瀝青是原油蒸餾后的殘渣。根據提煉程度的不同,在常溫下成液體、半固體或固體。石油瀝青色黑而有光澤,具有較高的感溫性。由于它在生產過程中曾經蒸餾至400℃以上,因而所含揮發成分甚少,但仍可能有高分子的碳氫化合物未經揮發出來,這些物質或多或少對人體健康是有害的。
天然瀝青
天然瀝青儲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礦層或在地殼表面堆積。這種瀝青大都經過天然蒸發、氧化,一般已不含有任何毒素。
瀝青材料分為地瀝青和焦油瀝青兩大類。地瀝青又分為天然瀝青和石油瀝青,天然瀝青是石油滲出地表經長期暴露和蒸發后的殘留物;石油瀝青是將精制加工石油所殘余的渣油,經適當的工藝處理后得到的產品。焦油瀝青是煤、木材等有機物干餾加工所得的焦油經再加工后的產品。工程中采用的瀝青絕大多數是石油瀝青,石油瀝青是復雜的碳氫化合物與其非金屬衍生物組成的混合物。通常瀝青閃點在240℃~330℃之間,燃點比閃點約高3℃~6℃,因此施工溫度應控制在閃點以下。
瀝青的技術指標:
密度
瀝青試樣在規定溫度下單位體積所具有的質量,以t/?計。
相對密度
在規定溫度下,瀝青質量與同體積的水質量之比值。
針入度
在規定溫度和時間內,附加一定質量的標準針垂直貫入瀝青試樣的深度,以0.1mm表示。
針入度指數
一種瀝青結合料的溫度感應性指標,反應針入度隨溫度而變化的程度,有不同溫度的針入度按規定方法計算得到。
延度
規定形態的瀝青試樣,在規定溫度下以一定速度受拉伸至斷開時的長度,以cm表示。
軟化點
瀝青試樣在規定尺寸的金屬環內,上置規定尺寸和質量的金屬鋼球,放于水或甘油中,以規定的速度加熱,至鋼球下沉達規定距離時的溫度,以℃表示。
溶解度
瀝青試樣在規定溶劑中可溶物的含量,以質量百分率表示。
蒸發損失
瀝青試樣在內徑55mm、深35mm的盛樣皿中,在163℃溫度條件下加熱并保持5h后質量的損失,以百分率表示。
閃點
瀝青試樣在規定的盛樣器內按規定的升溫速度受熱時所蒸發的氣體以規定的方法與試焰接觸,初次發生一瞬即燃時的試樣溫度,以℃表示。盛樣器對粘稠瀝青是克利夫蘭開口杯(簡稱COC),對液體瀝青是泰格開口杯(簡稱TOC)。
弗拉斯脆點
涂于金屬片上的瀝青試樣薄膜在規定條件下,因被冷卻和彎曲而出現裂紋時的溫度,以℃表示。
粘度
瀝青試樣在規定條件下流動時形成的抵抗力或內部阻力的度量,也稱粘滯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