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危險品空運運輸需求擴大。隨著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各種新型電子、化工產品大量涌現,這些新產品對于國際性、快速度的運輸需求,恰恰符合航空運輸的特點,在大城市的航空貨運代理圈里,一些急于運出的貨物往往愿意接受很高的價格。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代理人及航空公司、機場員工可能為了經濟利益放棄了的底線。同時,部分航空公司、機場貨運從業者的危險品知識和技能不足,客觀上加大了收運風險,使一些有意或無意中被謊報、瞞報的危險品處于了盲運的狀態;
二是運輸方式帶來的風險。在民航貨運業很長的發展期中,客機腹艙和點對點運輸一直是主要運輸方式,但是,隨著快遞業的迅猛發展和全貨機的服役,在危險品運輸方面,全貨機超越了客機腹艙。同時卡車航班、空陸聯運、中轉集運等多式聯運模式不斷出現。在某些地方,全貨機運輸的貨郵物品在收運、安檢、裝卸等環節上把關不嚴。同時多式聯運模式帶來了不同運輸方式對危險性承受能力差異的問題。
三是航空貨郵的類型變得更為復雜。以前的航空貨郵大多品種單一、包裝一致、性質簡單,對于收運和安檢的壓力較小,隨著快遞貨物和航空郵件超越普通貨物成為重要來源,品種復雜、包裝不一、性質不明的貨郵給收運和安檢帶來了較大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