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幕布規范的制定背景幕布作為古老的舞臺藝術裝備,一直扮演著藝術表達的重要角色,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下面請隨筆者一起了解舞臺幕布規范的主要內容。
幕布的結構
一般帶褶的幕布:主要由幕面料、幕里料、幕上邊加強邊(又稱腰布)和上邊壓制的金屬防腐圓形氣眼或縫制的綁帶及縫制在幕下邊、角的墜物組成。一般為豎打褶,標準褶比3:1。
特殊帶褶的幕布:主要由幕面料、幕里料、幕上邊加強邊(又稱腰布)和上邊壓制的金屬防腐圓形氣眼或縫制的綁帶及縫制在幕下邊、角的墜物、限制其運動方向的導向環組成。如:串疊幕、蝴蝶幕等。
需要繃平固定的幕布:主要由幕面料和幕上、下、左、右加強邊上面的綁帶或在加強邊上面壓制金屬防腐圓形氣眼以便系綁帶,如:無縫紗幕、天幕等。
幕布面料選擇
應選擇厚重無彈力、色澤均勻、不反光、遮光好、垂感好、強力好、阻燃好、無靜電的棉、麻、絲、化纖絨織和綢、布、氈類等純正梭織品。如:天鵝絨、麻絨、真絲絨、毛呢、細帆布、細紗卡、富春紡等品種。
幕布均應符合防火規范要求
幕布應符合《建筑物裝修設計防火規范》要求,達到《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防火標準。幕布材料可采用織物阻燃工藝,或采用液體阻燃劑浸泡處理,阻燃劑應、無味、無刺激,且經過國家阻燃產品監督檢驗單位檢驗,其阻燃性能達到國家規定的阻燃標準和消防部門認可的相應檢驗報告,達到幕布防火要求方能使用。
幕布外形尺寸
幕布長:與舞臺臺口寬度平行的直線長度為幕布長,用字母L表示,計量單位米(m)。
幕布高:與舞臺臺口高平行的垂線高度為幕布高,用字母H表示,計量單位米(m)。
幕布的褶比:幕布豎打褶時幕布長與幕料長之比為褶比,幕布長為1,常用褶比為1:1、1:2 、1:2.5、1:3。其打褶的方法如圖2所示。幕布橫打褶時幕布高與幕料高之比為褶比,幕布高為1常用褶比為1:1、1:2 、1:2.5、1:3。
幕布褶的長度,根據面料的幅寬、質地、幕布長度、幕布高度的情況選定:一般在15 cm~30 cm之間選擇, 通常褶比三倍選用的長度為15 cm、17 cm、18.5 cm、25 cm等。
舞臺幕布操作規程
舞臺幕布操作人員為保護系統及設備運行、操作人員自身的、系統運行質量和觀眾、演員的,操作人員在設施設備安裝、拆裝舞臺(包括裝臺、拆臺)以及系統調試、運行過程中必須符合下列操作規程。為保障舞臺幕布系統及設備運行,舞臺燈桿與懸掛舞臺幕布的吊桿距離0.5 m~0.6 m(必須符合劇場建筑設計規范),調燈光時嚴禁燈光直射到幕布上,防止過熱,造成幕布阻燃處理提前失效或幕布陰燃,引發火災。
安裝、拆裝操作規程:注意幕布防火。舞臺臺面清理干凈、整潔,懸掛幕布吊桿擦拭干凈。
幕布防火檢驗:幕布面料經過阻燃處理,其阻燃性能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阻燃標準,且經過國家阻燃產品監督檢驗單位檢驗合格,并出具經消防部門或消防部門授權認可的有資質的單位的檢驗報告。
幕布縫制強度及外形尺寸檢驗:幕布制成后需懸掛(懸掛一段時間后,底邊長短不一時,可在現場修改)至使用狀態實施縫制強度及外形尺寸檢驗。
幕布包裝:幕布應用防潮、防割、防污染的包裝材料妥善包裝。
包裝后標簽:包裝后應貼有標簽,注明幕布名稱、材質、顏色、數量及生產廠和出廠日期并附帶合格證。
幕布防火性能復查:阻燃防火處理合格的幕布,出廠日期三年后(含三年)必須進行阻燃防火性能復查和必要的防火維護。
在對劇院的走訪調研中發現,管理使用方對舞臺幕布使用不當,阻燃提前失效,又不加以維護,沒有相應規定和標準依照執行檢查,導致舞臺照明引發舞臺幕布起火的事故時有發生。為了讓更多從事相關管理及專業的人員(幕布制作廠家、施工安裝人員等)對防火和定期檢驗等措施予以重視并加以強制規范,在規范標準中強調了幕布防火性能的復查及復查時間。
具體幕布防火性能復查時間的確定是基于課題組前期進行的抽檢實驗結果。課題組對舞臺上使用的、庫存中未使用的幕布樣布,進行了燃燒性能的測試,實驗方法按GB8624—2012-B1《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燒性能分級》中GB/5454、5455 ,B1級(燃燒性能等級)。測試結果,舞臺現場使用的幕布,抽檢2010年?2013年的幕布樣本70%陰燃時間不合格;庫存幕布留樣的抽檢檢測結果。
從實際調研、抽檢看,庫存留樣由于是在一定溫度、濕度,沒有受到燈光照射等外界不利因素影響的情況下保存,各類幕布陰燃時間合格的有效時長可在6年以上;而在劇場使用的幕布因受各種外界因素影響,陰燃時間合格的有效時長縮短。綜合以上結果,幕布阻燃防火性能復查確定為出廠日期后的三年。
解決舞臺幕布的新方案
物聯網、集控等技術在劇場中的應用已經開始,為演出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深圳市龍網同傳技術有限公司的“龍網”,為劇場、舞臺提供物聯端口、智能化通用平臺和集控手段,通過靠近頂光的檐幕溫度感應及幕布防火性能衰減監測數據等實現幕布物聯網的創新技術應用,為長期憂慮的劇院火災隱患提供了有效的解決途徑。
伴隨舞臺視頻技術應用和大數據可視化的舞臺空間技術應用,起源于演播廳LED邊檐幕取代傳統材質幕布,開始出現在劇場,邊幕、檐幕、天幕渾然一體的視覺呈現技術和舞臺渲染技術,在舞臺藝術表達中已經凸顯其感染力和表現力。英國大型話劇《戰馬》的表演中,舞美極其簡練,開場中二道幕下垂一半,其間鑲嵌的LED屏一直上演著戰爭場面,使舞臺表演與視頻播放渾然一體。當傳統的邊幕、檐幕被LED顯示屏取代后,減少了幕布易燃點,同樣有利于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