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航空、汽車、通訊、電力等行業水平不斷提高,有色金屬的需求量與日俱增,但目前我國銅、鋁、鋅、鎳等大宗金屬礦產出量嚴重不足。對于國內大宗金屬礦產的需求缺口,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葛紅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鋼、銅、鋁三大金屬礦產資源,我國的對外依存度很高,每年進口額達上萬億元人民幣,但是近年來的價格波動實在太大,超出了合理均衡水平。”
由于鋼鐵、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再生利用行業清理整頓,取締關停“地條鋼”企業,“2+26”城市工業企業錯峰生產,禁止進口洋垃圾等諸多因素疊加,國內廢有色金屬回收價格呈現上漲趨勢,市場與政策協同推動著廢有色金屬行業發展。
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量為1410萬噸,同比增長2.6%。其中再生銅產量325萬噸,同比增長1.6% ; 再生鋁產量695萬噸,同比增長0.7% ; 再生鉛產量225萬噸,同比增長9.8% ; 再生鋅產量165萬噸,同比增長3.0%。
2018年國內廢有色金屬回收量同比略有增加,其中廢銅和廢鋁的回收量分別為210萬噸和510萬噸,分別占再生銅和再生鋁原料供應量64.6%和73.3%以上,廢鉛酸蓄電池的回收量達到345萬噸,整體呈逐步增長趨勢。
在供給需求不對等,有色金屬價格的持續上漲,再生有色金屬供給速度緩慢增長并蘊含龐大潛力的背景下,廢有色金屬資源化利用的市場格外廣闊,不少嗅覺敏銳的環保企業已經開始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