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天眼APP訊 : 過去十年,每一個風口的誕生都是由創業公司和 VC 推動,由巨頭進場洗牌。但直播帶貨是個例外,它從一開始就是巨頭布局。
2016 年 3 月,在新興直播平臺還未達到峰值的時候,淘寶直播開始了試運營,操盤手正是蔣凡。但誰也沒想到,蔣凡在給阿里帶來一個新的想象空間的同時,也順手打開了潘多拉盒子。
從去年開始,以抖音和快手為首的兩大流量平臺相繼發力直播帶貨。今年前者的目標是 2000 億人民幣,后者是 2500 億。基本相當于淘寶直播去年的體量。
直播帶貨的本質當然是電商。而今天的中國電商江湖,已經徹底變為存量市場之爭,老二、老三的份額多一些,老大的增長空間就小一些,殘酷的零和博弈。
無論是電商平臺還是內容平臺,都已經把直播帶貨做成了標配,直播帶貨儼然成了一場巨頭間的游戲。但一個商業模式是否成立,與是巨頭玩還是草根玩沒有必然聯系:
1、沒有閉環的商業模式。一位電商從業者跟我說,直播帶貨是最黑的商業模式。平臺把最多、質的流量都給了頭部明星、頭部網紅,平臺賺眼球、明星賺 Money、用戶撿便宜,而最應該賺錢的商家除了付出不菲的坑位費,還有大幅的折扣力度,基本是賠錢賺吆喝。這不是生意,這是慈善。
有人說很多商家把直播帶貨當成了品牌營銷來做,相當于廣告投放了。廣告投放的一個基本特征是長周期輪番轟炸,但現在做直播帶貨的商家,大多數都是一錘子的買賣,根本無法通過一次直播占領用戶心智,這與消費品牌在電視上投放廣告有著本質不同。
如果商家是以清理庫存為目的做直播,那這個商業模式就更有問題了;不是每一類庫存商品都能持久地成為貨架上的 SKU,唯品會已經是極限了。
2、沒有生態的黑暗森林。現在直播帶貨最猛的三家平臺,就是淘寶、抖音和快手,重心無一例外都傾斜給了頭部 IP。而頭部 IP 在哪里都是頂流。只有大樹、沒有花草,是直播帶貨的硬傷。
雖然算法已經成了各個平臺的標配,但頭部 IP 直播帶貨的流量多少跟算法沒有任何關系,流量分配是人工算法。從預熱到直播期間流量分配,完全是平臺主導。
至于腰部以及腰部以下的主播,則是依靠算法聽天由命。因為在推薦算法機制下,個人粉絲量并不重要,你有 100 萬粉絲還是 100 個粉絲,沒有本質區別,全靠算法喜好說了算。
阿里是先做 C2C 再做 B2C,等于是先做底層生態再做頭部交易。現在的直播帶貨平臺恰恰相反,先做頭部交易再做底層生態,等于是先建商場再修路。頭部 IP 可能會成為招商廣告,也可能會成為流量黑洞,因為在一個時期內總的流量是恒定的,頭部 IP 吸走的越多,腰部及腰部以下分的就越少。大樹底下寸草不生。
3、抖、快的真實目的。現在的抖音和快手一面跟淘寶搶足直播帶貨的戲份,一面開始疏遠與淘寶的距離。抖音自建抖音小店、快手結盟京東,從商家端到供應鏈,都要自己掌控。
那抖、快兩家平臺瘋狂做頭部 IP 直播帶貨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是很像當年的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崛起過程中,很好地抓住了兩個增長臨界點。一個是微信紅包,一個是網約車。前者在微信體系內普及了微信支付,后者則是讓微信支付一舉破圈。現在的抖音和快手都把頭部 IP 的直播帶貨當作了微信支付:搭建新型電商交易場景、培育用戶習慣,讓交易流量由中心化走向去中心化。
但這有一個前提,就是用戶的熱情和信任不能被榨干,一旦被榨干,從內容消費平臺變成商品交易平臺的夢想可能就會前功盡棄。所以,抖音、快手現在爭取的是時間和空間。直播帶貨是假,自建閉環的交易平臺才是真。挺難的。
“播甲”品牌始創于2019年。隨著直播帶貨的興起,在5G時代來臨的大背景下,“播商”孕育而生,形成了全新的商業模式。“播甲”注重于新商業模式下崗位人才的培養及企業新技術的快速迭代。現設立了“職業主播學院”“直播營運與技木學院“兩大學科。播甲教育堅持“引領行業標準,賦能千萬企業“為辦學目標,主要著重于“播商手”人才培養,精技術、優營銷、善管理;以播商新技術的迭代與傳播,推動“千萬中小企業新商業模式的建立與升級”為已任,并建立國內企業級“播商研究學院”,致力于把“播甲教育”打造為專業、創新和國際化的網紅級播商教育品牌。播甲教育獨創的“八度”教學模式和“技術、實操、經驗”相結合的培養模式,建立播商崗位用人標準,設定企業播商運營標準。與多家服裝、美妝及傳媒公司合作進行課程的研發及人才輸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