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優良種羊,強化種公羊管理。引進體型大,生長發育快的良種公羊,經常串換種公羊,以避免近親繁殖。調整湖羊產羔季節,縮短飼養周期,圍繞肥羊生產,可推行2種繁殖制度:一是在4月下旬至5月初配種,9月底10月初產羔;二是10月至11月配種,翌年3月至4月產羔,入冬后體重可達37-40kg開始銷售,使飼養期縮短了2-3個月。實行一母哺雙羔,增加留羔和肥羔數量。
湖羊性成熟早,3-4月齡羔羊就有性行為表現,5-6月齡達性成熟,初配年齡為8-10月齡;母羊發情周期為16-18天,配種適期為發情后12-24小時,如采用二次配種,則母羊發情后6-8小時配種1次,間隔8-10小時后再配1次;懷孕期平均為150天,湖羊四季均可配種繁殖,實行2年3胎的湖羊配種、產羔安排為:第1胎4-5月配種、9-10月產羔,留種或作肥羔;第2胎2-3月配種、7-8月產羔,全部屠宰剝取羔皮;第3胎9-10月配種,翌年2-3月產羔,生產肥羔、年底出售。 [5]
飼養方式
舍飼是湖羊的基本飼養方式,羊舍應選擇坐北朝南,偏東10-15度,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一般種公羊每只占地1.5-2.0平方米,妊娠或哺乳母羊每只為1.2-1.6平方米,后備公、母羊每只0.5-0.6平方米。湖羊飼養區潮濕多雨,夏季炎熱,因此要做好防暑防潮,實行公、母、羔羊分欄飼養,防止早配、濫配,應分群、分欄飼養,湖羊喜干燥、厭潮濕,俗話說:“羊腳濕,白養三天”。應推廣離地平養、用毛竹編制墊床或漏空水泥板。
飼養技術
湖羊飼料以草料為主,合理搭配精粗料,青干草、枯桑葉、野草、種植牧草(黑麥草、白三葉、美洲狼尾草等)、稻草、玉米稈等都是湖羊好飼料,對種公羊、懷孕、哺乳、羔羊等都要適當喂給精粗料,每天100-250g不等。羊只是否吃飽,可聽羊叫聲,安靜不叫則為吃飽者。喂料要定時定量,飼喂時間按喂餐數而定,喂2次可按排上午8-9時和下午6-7時。湖羊有夜食性,傍晚這次草必須放足,以滿足其需要。飼料要進行合理調制,不喂帶霜、雨草,泥沙要洗凈,攤晾干后再喂,甘薯藤、玉米稈、稻草等需切成6-8厘米以提高采食量和消化率,且甘薯藤不能長期多喂,應與其他料輪喂或混喂。推廣秸稈氨化養羊,提高其營養價值,精粗料以稻谷糠、麩皮、菜粕等為主,飲水清潔,供應充足。食鹽能增進食欲,有利消化,一般每天每只應喂鹽10-15g,可拌入混合料或飲水中喂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