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普通號和專家號的區別?
掛號費是醫生醫療服務的收費,體現的是醫生的勞動價值。常規來說,專家號的掛號費就貴一點,普通號的掛號費就便宜一點。
因為每個醫生的水平、臨床經驗都不同,就像咱們去理發店,學徒和設計總監的價格不同一樣,醫生也是如此,國家這樣設定其實就是想在價格上來對醫生的勞動價值進行區分。
那么專家的醫術高低怎么評判呢?別擔心,醫院安排了各種職稱,設置各種條件,滿足條件了就可以晉升。因此,職稱越高,掛號費就越高。
通常醫學生從醫學院畢業之后,在醫院工作滿一年可以考住院醫師,工作4-6年可以考中級職稱,也就是主治醫師,獲得中級職稱后5-7年可以申報副主任醫師職稱,也就是高級職稱,評審過后才可以獲得副主任醫師職稱,需要在評選為副主任醫師五年后才有機會晉升主任醫師。
對于初級職稱和中級職稱的醫生,只能看普通門診,高級職稱(副高、正高)以后,才有資格看專家門診。
02 選普通號還是專家號?
1 初次就診,掛普通號
如果是初次就診應掛普通號,讓主治醫師對患者的病情等進行初步的判斷,完善相關檢查,再確定是否該看專科。
如果患者已經在一些醫院就診但仍未確診,或者雖然確診但是療效不佳,慕名來到大醫院初次就診時,請務必掛普通門診。因為不同醫院的實驗室試劑不同,參考值不同,化驗檢查可能不互認,一些重要的檢查需要在大醫院重新做。
現在看病確診并不完全依靠醫生的“望聞問切”,都需要建立在檢查結果基礎上的。不管是知名專家,還是主治醫師(看普通號的醫生),首先要做的就是為患者開具一系列化驗檢查申請單。等到檢查結果出來后,再根據檢查結果做出判斷。所以對于初次就診的患者,掛專家號和普通號,差異并不大。
再者普通號能出門診的醫生,至少都經過3-5年的“執業醫師培訓”,亦有多年的從醫經驗。對于大部分的常見病,都能及時診治,如遇疑難雜癥類疾病,也會幫忙推薦上級醫師會診確診,患者完全可以放心掛號看病。
2 疑難雜癥,掛專家號
一些患者的疑難雜癥,在多家醫院就診后仍然不能確診。這些患者往往輾轉很多地方的多家醫院,化驗單、檢查單、病歷都是厚厚一疊,但疾病仍沒有定性。這時,患者才需要找主任醫師級別,甚至知名專家看病,以便盡快確診。
3 看慢性病,去專科門診
對于一些常見病、慢性病可以考慮看專科門診。現在很多醫院都開設了專病專科門診,例如脂肪肝專病門診、腹膜透析專病門診、糖尿病門診、盆底疾病門診、高血壓門診等。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確診的疾病名稱,對號入座來掛號。
在醫院做完手術以后,需要術后復查時,也可以選擇相應的術后隨訪的專科門診看病。如冠心病介入隨訪門診、起搏器隨訪門診等。這些專科門診的出診醫師通常是對患者手術情況十分了解的專科醫師。至于醫師的級別,別擔心,至少是高年資主治醫師,還經常會有一些副主任醫師出診,而掛號費只是普通門診的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