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一種常發生在小孩身上的疾病,小孩抵抗力弱,常處于幼兒園等人群密集的環境中,容易受到各種腸道病毒的侵襲。家長一定要多了解手足口病防治知識,能夠更好地預防和處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多發人群:手足口病常發于5歲以下的嬰幼兒人群中,因為他們免疫系統發育未完全,胃腸道抵御病毒的能力也較差。另外,老年人、孕婦、慢性病患者等低下的人也有可能患上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多發時期:每年的5月到9月是手足口病爆發和流行的危險時期,因為此時氣候溫暖潮濕,給各種腸道病毒營造了適合的生長環境,所以這個時期要做好預防工作。
手足口病的癥狀:典型手足口病患兒會出現發熱的情況,口腔黏膜會出現綠豆大的皰疹,手、足、臀部會出現灰白色周圍有紅暈的皰疹,內有液體,常為對稱性出現。若皰疹被抓破,可能發生感染的情況。
免疫情況:手足口病并不能一經患病就終身免疫,因為手足口病的致病病毒有20多種,每次患病可能是不同的病毒,所以身體產生的抗體并不具有免疫功能,所以現在尚未研發出預防手足口病的疫苗。
方法:對于預防手足口病工作來說是重要的一環。孩子的排便容器可以用含氯液刷洗,糞便可以用同比例的生石灰攪拌。患兒的衣服、被單和食具,可以使用含氯劑煮沸,能徹底殺滅病毒。殺滅居室內的蚊蠅也是重要工作,可見5%氯氰菊酯、2.5%或含氯劑噴灑與衛生死角。孩子的生活用具、玩具和書籍等,同樣可以使用含氯劑擦拭,但是擦拭后一小時內不要讓孩子接觸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