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電子承兌匯票最全詳解!
一:票據定義
票據是指出票人依法簽發的由自己或指示他人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有價證券,即某些可以代替現金流通的有價證券。票據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票據泛指各種有價證券和憑證,如債券、股票、提單、國庫券、等等。狹義的票據僅指以支付金錢為目的的有價證券,即出票人根據票據法簽發的,由自己無條件支付確定金額或委托他人無條件支付確定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有價證券。在我國,票據即匯票(銀行匯票和商業匯票)、支票及本票(銀行本票)的統稱。票據一般是指商業上由出票人簽發,無條件約定自己或要求他人支付一定金額,可流通轉讓的有價證券,持有人具有一定權力的憑證。屬于票據的有:匯票、本票、支票、提單、存單、股票、債券等等。
二、匯票分類:
匯票(Bill of Exchange/Postal Order/Draft)是最常見的票據類型之一,是由出票人簽發的,要求付款人在見票時或在一定期限內,向收款人或持票人無條件支付一定款項的票據。
按出票人分為──商業承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
商業承兌匯票(commercial acceptance bill)簡稱商票,是由企業直接簽發的,是以銀行以外的任何商號或個人為承兌人的遠期匯票。
銀行承兌匯票(banker's acceptance bill)簡稱銀票,承兌人是銀行的遠期匯票。
三、電子承兌匯票簡介:
電子承兌匯票是紙質承兌匯票的繼承和發展,近幾年電子承兌匯票更是盛行,相對于紙質承兌匯票來說,電子承兌匯票性更高。電子銀行承兌匯票所體現的票據權利義務關系與紙質銀行承兌匯票沒有區別,不同之處是電子銀行承兌匯票以數據電文形式替代原有的紙質實物票據,以電子簽名取代實體簽章,以網絡傳輸取代人工傳遞,以計算機錄入代替手工書寫,實現了出票、流轉、兌付等票據業務過程的完全電子化。
電子銀行承兌匯票通過采用電子簽名和可靠的認證機制,能夠保證其性、完整性和性,降低了票據被克隆、變造、偽造以及丟失、損毀等各種風險;電子銀行承兌匯票的出票、保證、承兌、交付、背書、質押、貼現、轉貼現、再貼現等一切票據行為均在電子商業匯票系統上進行,可大大提升票據流轉效率,降低人力及財務成本,有效提升金融和商務效率。
四、票據分類:
銀行承兌匯票承兌人分類:
國股(國有股份制銀行):工商、中國、建設、農業、交通、中信、民生、渤海、華夏、浦發、興業、招商、浙商、光大、廣發、中國郵政、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進出口銀行。
城商:城市商業銀行,分為大城商和小城商
大城商:北京、上海、南京、寧波、浙商、天津、渤海
小城商:每個公司定義不一樣 二類:省會級城商,其他城市的分為三、四......類
外資:匯豐、渣打、花旗、恒生、永亨、星展、大新、東亞
農商:農村商業銀行
農合:農村合作銀行
農信:農村信用社
村鎮:村鎮銀行
五、票面要素:
1、日期:出票日期、到期日期
2、出票人、收款人、出票金額
3、出票人財務章、法人章(所蓋印鑒一定要全并且清晰)
5、背書:收款人財務章
6、票號:右上角兩行八位數字,票據的身份證,性的票號,一個票號對應一張票據。
六、天數計算:
出票日與到期日之間天數+3(在途)(到期日是周六再加2,周日加1)
七、票據貼現:
電票時代,票據貼現需要在貼現行必須有網銀并開通電子票據功能
1:銀行辦理貼現業務
2:票據交易文件審查
3:數據錄入、貼現憑證制作
4:合同蓋章
八、當天打款:
當天出款:票進銀行,當天一定出款,直貼行查票,直接把錢打給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