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一出爐即引起萬眾矚目。這張規劃"未來之城"的宏偉藍圖,描繪著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前景,凸顯著"雄安模式"的精髓。
亮點一"組團式"格局
未來雄安,整個城市將呈現組團式格局。雄安將呈現"一主、五輔、多節點"的空間格局——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呈組團式結構,形成"北城、中苑、南淀"格局。
亮點二鮮明"中國面孔"
雄安新區將是"中國面孔",規劃建設將集中展現中國建筑藝術的精髓。建成后的城市,外圍林帶環繞、內部林木蔥郁,周邊淀區碧波萬頃,形成"一方城、兩軸線、五組團、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萬頃波"的空間意象。
亮點三高質量發展的引擎
目前,已有100多家高端高新企業落戶雄安,創新資源向新區加速聚集。根據《雄安規劃綱要》,新區將搭建國際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國際科技教育基礎設施,構建國際創新服務體系,以新機制、新模式努力建設世界的雄安大學。
亮點四生態典范城市
大型郊野生態公園、大型綜合公園和社區公園,讓居民3公里進森林,1公里進林帶,300米進公園,街道林蔭化。新區規劃森林覆蓋率達40%。起步區規劃綠化覆蓋率達到50%。
亮點五以人民為中心
未來在新區,日常生活基本需求在15分鐘步行范圍內都能解決,便利店、衛生服務站、小型健身場所、幼兒園等步行5分鐘就能達到。
亮點六交通"快慢結合"
雄安交通可謂"快慢結合"。快則乘坐高鐵半小時抵達北京和天津,20分鐘直達北京新機場;城內"慢行"也便捷,"公交+自行車+步行"將是城內主流出行模式。
亮點七數字孿生的城市
按照規劃綱要,雄安新區感知設施系統與城市基礎設施同步建設,構建城市物聯網統一開放平臺。利用云計算等技術,管理者可利用智能城市信息管理中樞,對城市全局實時分析,實現公共資源管理智能化。
亮點八綠色低碳
"利用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生態濕地等設施,新區可實現中小降雨自然積存、凈化。降雨收集起來經過處理用于城市綠化,既能防止城市內澇、雨水二次污染,也能助力節約用水。"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水務與工程分院生態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高均海說。
亮點九留住鄉愁
一個新的城市要立得住,關鍵要傳承好文脈,注重對歷史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