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內空氣污染指汽車內部由于不通風、車體裝修等原因造成的空氣質量差的情況。車內空氣污染源主要來自車體本身、裝飾用材等,其中甲醛、二甲苯、苯等有毒物質污染后果最為嚴重。很多知名汽車制造企業榜上有名,而致癌源自車內空氣質量含致癌物。
新車本身
我國家庭汽車的市場需求使很多汽車下了生產線就直接進入市場,各種配件和材料的有害氣體和氣味沒有釋放期,安裝在車內的塑料件、地毯、車頂氈、沙發等均有可能對車內空氣造成污染。
有害物質甲醛
甲醛是原漿毒物,能與蛋白質結合,吸入高濃度甲醛后,會出現呼吸道的嚴重刺激和眼刺痛、以及支氣管等癥狀。合成樹脂、表面活性劑、塑料、橡膠、皮革等材料以及、熏蒸和防腐過程中均要用到甲醛。
中國政策
國內對于車內空氣污染的技術標準,只有2012年3月正式實施的《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
《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根據車內空氣中揮發性有機物的種類、來源和對車輛主要內飾材料本身揮發特性的分析,確定了8種主要被控制物質,規定了車內空氣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的濃度要求。
不過,《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只是一個行業技術標準,并非強制性法規。并且相對于歐美標準來說過低,采用了室內空氣標準的上限水平。根據德國制訂的車內環境標準,甲醛含量不能超過0.08毫克/立方米,我國標準是不能超過0.1毫克/立方米。
國家質檢總局法規司副司長許新建曾表示:要使評價結果與消費者切身感受相一致,可以說任重而道遠。
致癌威脅現狀調查
2012年9月中300名車主集體投訴奔馳汽車甲醛超標4倍事件,9月14日一份“健康汽車檢測報告”表明11款主流車型可能存在致癌風險,這再次將車內空氣質量問題推到了風口浪尖。
2012年9月18日至9月20日蓋世汽車網聯合《21世紀經濟報道》,圍繞車內空氣質量展開了為期三天的在線調查,982位被調查者中,52%的被調查者認為90%以上的車型都存在空氣污染,可能損害人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