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是2001年11月經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東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園區地處東莞的幾何中心,規劃控制面積72平方公里,有近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生態環境優越。松山湖是東莞落實科學發展觀,創新發展模式、創新發展環境、創新發展能力的示范區,將努力發展成為國內外企業聚集中心、研發服務中心和人才教育中心。
與中國其他高新區相比,東莞松山湖產業園有三個鮮明的特點:一、做好莞港合作。根據東莞港資企業眾多和香港工業支援服務業的特點,松山湖科技園與香港政府緊密合作。香港政府的合作項目,是加快創新和知識產權管理中心建設的主要載體。服務設計平臺,如設計與技術創新中心,清潔生產與可持續發展中心,精益打造生產與管理中心,生產力培訓學院,為東莞的工業發展提供的生產力提升服務。與此同時,東莞市政府正積極尋求香港創新科技署和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共同支持,共同興建松山湖產業園區,為香港和東莞的共同繁榮創造有利條件。 二、升級服務。與中國其他高新區不同,松山湖產業園肩負著為東莞經濟社會轉型提供服務的歷史責任。松山湖公園不僅為東莞產業園區升級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和中介服務支持,而且通過引進國內外行業項目,促進了東莞周邊大量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具有輻射驅動的效果。 三、打好生態環境這張。松山湖公園始終堅持“融 山、水、花園為一體”,“科技與景觀”融合的規劃理念,突出生態特色。開發建設過程嚴格按照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標準進行,限度地保護了原有的生態環境。使得松山湖產業園區在生態環境優勢的國家開發區中脫穎而出。
園區設立了親商的政府機構,制定并實施公平、公正、透明的政策,按照國際商務慣例運作的行政管理模式, 為企業提供、周到、優質的服務:快捷的一站式服務、周到的投資咨詢服務、定期的政府走訪企業、最少的政府收費項目、低成本的營商環境。作為東莞產業園區機構升級的。松山湖將在繼續做大做強IT產業的同時,大力發展光電產業、生物技術產業、環保產業、裝備制造業等有巨大潛力的新興產業和高科技產業。東莞產業支援服務業中心。松山湖將以科研產業、教育產業為突破口,大力發展市場中介服務業以及金融、物流、會展、旅游等產業支援服務業。
強調有效利用土地,保持環境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以生態化人居環境為特征,適宜和有效支持產業園區綜合發展的城市環境。內核式圈層結構:內圈層是生態核心區,中圈層是生活活動區,外圈層是生產活動區。依據“以人為本”的原則,推崇匠心于自然,傾情于山水,致力于空間,山、水、園融為一體的城市理念,塑造“科技共山水一色”的城市形象。
研究制定產業園區發展規劃是落實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提升園區發展水平的客觀要求,而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做好規劃研究工作對于充分發揮園區比較優勢、科學開展招商引資、切實提升園區核心競爭力等具有重要作用。東莞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在改善區域投資環境、引進外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積極的輻射、示范和帶動作用,成為了東莞經濟騰飛的助推器。奠定了自身成為東莞產業園區‘脊柱’的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