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華網、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屆“中國社會責任公益盛典”于12月6日在北京清華大學舉行,現場公布了2017年度社會責任榜單,臺達獲頒“2017中國社會責任杰出企業獎”。臺達長期致力于推動環保節能,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將企業社會責任與企業經營使命相結合,在日常運營中,通過公司治理、環保節能、員工照顧和社會參與等領域具體實踐企業社會責任。過去七年來,節能產品與解決方案,累計為客戶節省208億度電, 2016年廠區與捐建的綠色建筑共節電1,520萬度電,成果受到評委會一致認可。
臺達中國區企業社會責任委員會主席王治平代表領獎并表示,臺達緊密接軌2015年聯合國發布的十七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并專注聚焦于教育質量、可負擔能源、就業與經濟成長、工業/創新基礎設施、責任消費/生產、氣候行動與全球伙伴關系等七項,作為臺達可持續發展的依循方向。臺達結合業務發展與企業社會責任策略,以電力電子為核心技術,不斷提升產品能效,目前電源產品效率均已超過90%;過去七年來,節能產品與解決方案,共為客戶累計節省208億度電。臺達也是綠色建筑的倡導者與先行者,過去十多年在全球共打造了25座廠辦及學術捐贈的綠建筑,其中近期獲得LEED -EB(既有建筑)等級白金級認證的臺達上海運營中心,在能源效率使用項目及綠色交通項目獲得雙滿分的肯定,相較國際相似地理環境的建筑物節電可達60%。相較 LEED 設計基準,節水可達46%。
為響應國際減碳承諾,推動環境保護,臺達更提出企業自主承諾:在2009-2014年主要運營網點用電密集度減少50%的基礎上, 2020年臺達整體用電密集度再減少30%,管理范圍擴大至新設廠區、辦公大樓與數據中心。在員工照顧與社會參與方面,臺達特別重視員工的技能培養及職業生涯發展,特設有“臺達企業大學”,依培訓內容分為技術學院、管理學院和菁英學院,探索多種培養方式,因材施教;2016年臺達集團人均培訓時數約為29小時。此外,臺達通過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機制促進產學研的結合,包含:自2000年起與清華大學等十所高校合作開展“電力電子科教計劃”,設立獎學金并支持科研項目;2011年起與北京大學等兩岸10所大學合作,設立“中達環境法學者”及“中達環境法青年學者獎”;2014年起舉辦“臺達杯高校自動化設計大賽”,培養智能制造人才。此外,臺達亦積極開展“臺達能源教育志愿者計劃”,由員工擔任志愿講師,為小學生帶去環保節能相關課程。2014年至今,該項目已在全國6地7校13班及1個區級青少年活動中心持續開展,受益學生超過7,100人次。
臺達持續實踐企業經營使命,落實國際企業公民角色,為社會帶來正向影響力,亦獲得國內外諸多肯定:自2011年起,臺達已連續七年入選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世界指數(The 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World Index);2016年與2017年均入選國際碳揭露計劃(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氣候變遷領導等級。此外,臺達在《2017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中國外資企業100強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名列6強;《2016臺達中國區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也獲得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專家委員會“五星級()”評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