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木質門行業的存在問題
2.1整體規模小,生產效率低
由于相當部分的木質門生產工序,如板材分選、表面造型和淋漆等,基本為手工操作,故木質門行業亦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再加上現代木質門發展時間較短,導致我國木質門企業多為中小規模企業,其中年銷售額超過千萬元的企業不足200家。大部分企業的生產設備、管理和技術開發水平相對落后,機械化水平低,人員流動大,造成產品質量不夠穩定。
此外,生產過程的環保控制也存在問題,尤其是小型企業,整個生產過程的環保措施薄弱,特別是淋漆工段污染嚴重。再者,由于建筑門洞尺寸差異和消費者審美觀 差異,木門制作需經過測量、設計制作、安裝、調試和售后服務等多道工序,難以實現標準化和批量生產。導致從訂貨到驗收的周期長,較木材加工行業其他產品,生產效率低下。
2.2質量有待提升
根據有關部門和質檢機構對木質門質量的調查與統計,質量問題主要表現在:
1) 對原料的甲醛釋放量控制不嚴,導致木門產品的甲醛釋放量超標;
2) 個別木質復合門產品使用的膠黏劑的耐水性差,導致產品的浸漬剝離指標不合格,在使用過程重,出現開膠現象;
3) 干燥工藝不合理,或是木材樹種搭配不當,導致門扇及門套開裂、變形、翹曲、扭曲;
4) 門芯材料質量差,影響到整體門產品的抗沖擊性能;
5) 表面裝飾材料質量差或壓貼工藝不合理,導致木門表面的裝飾層出項鼓泡、開膠;邊部材料封閉不嚴,或封邊條脫落;
6) 油漆飾面木門的表層油漆有漏漆、粒子、污斑、皺皮等現象,油漆的環保指標不過關;
7) 五金配件的質量差與安裝不當,影響到產品的使用性能。
2.2 標準 待完善
由于現行兩標準間的差異和各自的局限性,以及標準推廣與宣傳不夠等原因,一方面造成企業執行標準不統一,對標準的關注度不夠;個別企業甚至不執行標準,缺少檢驗測試場所,對產品質量檢驗項目很少,已有的檢測也僅限于外觀與尺寸、少量的甲醛釋放量以及木質門原材料的理化性測試,幾乎沒有其他性能,特別是門產品的功能性能、有害物質等指標的檢驗;另一方面,造成有關質量部門的監督少,使其成為監督盲區,最終形成行業對質量的不重視,社會對產品質量的不了解,影響到整個行業的發展。
2.3 其他問題
1) 整個行業創新力低,產品同質化嚴重。受行業整體發展水平和企業自身經濟實力的影響,整個行業缺乏研發投資和技術的專利保護,使得產品缺乏技術突破與設計創新,導致企業間產品的相互仿制、抄襲、重復生產,整個行業陷入同質化營銷的困境。而且,為實現持續銷量,行業內不得不打起價格競爭戰,步入惡性循環。
2) 企業對長期戰略規劃的制定與實施重視不足,品牌意識薄弱。多數企業沒有建立自己的品牌,尤其是出口企業,大部分做貼牌加工,利潤率低薄,導致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差。
3) 產品銷售、宣傳、測量、安裝和售后服務不規范。各企業和經銷單位對木質門的標識和稱謂混亂,整個行業缺少規范的銷售合同和門洞的測量、安裝方法,以及工期和售后服務規范,銷售合同隱藏的收費條款多。各企業木質門工期差異大,并且整個行業尚未形成較完善、系統的售后服務系統。此外,整個行業還缺少正確的消費引導,存在消費誤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