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飾品貿易中,產品質量是基礎,合規準入才是鑰匙。無論是深耕中國市場還是開拓歐盟市場,生產者與銷售商都必須深刻理解兩地截然不同的檢測標準體系。
一、中國市場:GB 28480為核心的底線
在中國,所有飾品的生產和銷售都必須遵守國家強制性標準 GB 28480-2012《飾品 有害元素限量的規定》。
該標準為飾品設立了明確的紅線:
· 嚴防過敏:嚴格限制鎳釋放量(≤0.5 μg/cm2/周),保護消費者免受皮膚過敏困擾。
· 嚴控毒害:對鉛、鎘等多種重金屬含量實施嚴格限量,尤其對兒童飾品,總鉛含量不得超過300 mg/kg。
· 規范材料:禁止在皮革和紡織品中使用六價鉻,并限制塑料中的鄰苯二甲酸酯(增塑劑)含量。
此外,貴金屬飾品還需符合 GB 11887 純度標準(如足金、S925銀)。企業務必將產品送交具備CMA資質的檢測機構檢驗,并在標簽上明確標注執行標準,這是國內市場流通的“通行證”。
二、歐盟市場:REACH法規為核心的化學壁壘
出口歐盟,飾品面臨的是以 REACH法規 為核心的綜合性化學壁壘。
· REACH是核心:該法規通過其限制物質清單,對飾品中的有害物質做出嚴格規定。例如,珠寶中鉛含量不得超過0.05%,塑料中鎘含量不得超過0.01%,并對鎳釋放有嚴格限值。
· 兒童飾品更嚴:若產品被定義為供14歲以下兒童使用,則必須符合歐盟玩具指令,其對于19種可遷移重金屬的限制更為嚴苛,并且必須完成CE認證,加貼CE標志。
· 貴金屬需打標:歐盟各國對貴金屬純度有各自的打標法,出口金、銀、鉑等飾品需按目的國要求進行官方標記。
三、關鍵差異與行動指南
中歐標準的核心差異在于:中國有專門的飾品國標,而歐盟則將其納入廣泛的化學品管理體系。對于企業而言,最穩妥的行動路徑是:
1. 明確產品分類:首要界定是成人飾品還是兒童飾品。
2. 委托檢測:國內選CMA資質機構,出口歐盟選擇其認可的實驗室。
3. 準備合規文件:獲取檢測報告,出口歐盟還需起草《符合性聲明》。
總之,精通標準方能規避風險。主動進行合規檢測,不僅是滿足法規要求,更是建立品牌信譽、贏得消費者信任的基石,是飾品從業者在全球市場中行穩致遠的根本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