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藥環節是污水處理達標排放的關鍵一環,傳統人工或半自動加藥裝置常因水質波動、劑量估算偏差,出現藥劑浪費、處理效果不穩定等問題。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引入,通過 “實時感知 - 計算 - 智能調控” 的閉環系統,推動加藥裝置實現質的升級,成為提升處理精度的核心技術支撐。
PLC 控制的核心優勢在于動態響應水質變化。傳統加藥多依據固定經驗值設定劑量,當進水 COD、pH 值等參數突變時,難以及時調整。而 PLC 系統可通過傳感器實時采集水質數據,每秒完成數十次參數分析,結合預設算法自動計算加藥量。某市政污水處理廠實踐顯示,接入 PLC 控制后,針對進水 COD 從 300mg/L 驟升至 500mg/L 的波動,加藥裝置在 10 秒內完成劑量調整,出水 COD 穩定控制在 50mg/L 以下,較傳統方式精度提升 40%。
控量同時實現降本增效。PLC 系統能控制計量泵的轉速與沖程,避免 “過量加藥” 造成的成本浪費,也杜絕 “劑量不足” 導致的處理不達標。某化工廢水處理項目中,采用 PLC 控制的加藥裝置使藥劑單耗降低 22%,年節省成本超 15 萬元。此外,PLC 可自動記錄加藥數據并生成報表,減少人工巡檢頻次,運維效率提升 30%。
智能化升級還體現在適配性與穩定性上。PLC 控制系統可根據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等不同水質特性定制程序,支持與在線監測設備、中控系統聯動。即使在復雜工況下,其故障率較傳統控制系統降低 60%,為污水處理廠穩定運行提供可靠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