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廠在印刷、制版等環節會產生大量油墨廢水,這類廢水成分復雜且污染性強 —— 不僅含有顏料、樹脂、溶劑等有機物,還常夾雜重金屬離子(如鉻、鉛),若直接排放,會破壞水體生態,導致水質發黑、溶解氧降低,甚至危害土壤與人體健康,同時也會讓企業面臨環保合規風險。因此,處理油墨廢水,是印刷廠實現綠色生產的關鍵。
針對油墨廢水 “成分雜、難降解” 的特點,需采用 “分類預處理 + 深度處理” 的組合工藝。預處理階段,先通過格柵與沉淀池去除廢水中的粗大雜質與懸浮顏料顆粒,再加入破乳劑破解油墨中的膠體結構,讓污染物更易分離;對于含重金屬的廢水,需通過化學沉淀反應,將重金屬離子轉化為穩定沉淀物后過濾去除;而殘留的有機物與溶劑,則需依靠厭氧 - 好氧生化處理工藝,利用微生物逐步降解,降低 COD(化學需氧量)與 BOD(生化需氧量)。
深度處理環節同樣重要,通常采用超濾、反滲透等膜分離技術,或活性炭吸附工藝,進一步凈化水質,確保出水符合《印刷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部分處理達標的再生水,還可回用于車間設備清洗、地面沖洗等環節,減少新鮮水消耗,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印刷廠油墨廢水處理不僅是守護生態環境的必要舉措,更是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途徑。通過科學的處理方案,既能破解污染難題,保障生產合規,也能推動印刷行業向低耗、環保的可持續方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