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巡檢(1 次 / 天) 1. 設備運行狀態(電壓、電流、功率因數)
2. 柜體溫度(有無過熱、異味、異響)
3. 指示燈、儀表顯示(是否正常,無報警)
4. 環境狀態(溫濕度、有無積水 / 雜物) 1. 電壓偏差≤±5% 額定值,電流不超過額定值,功率因數≥0.9
2. 柜體表面溫度≤40℃(手觸無明顯灼熱感),無焦糊味、滋滋放電聲
3. 指示燈顏色符合標識(如 “運行” 綠燈亮,“故障” 紅燈滅),儀表指針無卡滯
4. 環境溫度 10-30℃,濕度≤75%,地面干燥、無易燃易爆物品
電壓異常(過高 / 過低) 1. 上級電網波動
2. 變壓器分接開關位置不當
3. 三相負載不平衡
4. 電壓監測裝置故障 1. 確認電網:聯系供電部門,確認是否為上級電網問題;
2. 變壓器調整:斷電后調整變壓器分接開關(如 10kV 變壓器分接開關有 3-5 個檔位,電壓低時調至 “+” 檔);
3. 負載平衡:測量三相電流,調整負載分配(使三相電流偏差≤10%);
4. 裝置校驗:校準電壓互感器或電壓表,排除儀表誤差。 1. 調整變壓器分接開關后,需測變比和絕緣電阻,確保正常;
2. 三相不平衡需避免單相負載集中(如將大功率設備分散到不同相)。
配電房維保維修的核心是 “預防為先,規范操作,快速響應”。通過科學的日常維保降低故障概率,通過專業的故障處理縮短停電時間,通過嚴格的規范保障人員與設備,才能確保配電房長期穩定運行,為后續用電提供可靠保障。
事后管控:記錄歸檔與隱患閉環
作業記錄與復盤
每次維保維修后,填寫《配電房作業記錄表》,記錄:作業時間、人員、內容、發現的隱患(如開關觸點燒蝕、電纜絕緣老化)、處理結果;
每周召開例會,復盤近期作業中的問題(如未按流程驗電、接地線不規范),制定整改措施并跟蹤落實。
隱患閉環管理
對維保中發現的隱患(如高壓柜柜門損壞、接地電阻超標),分類建立 “隱患臺賬”:
重大隱患(如設備漏電、絕緣擊穿):立即停機整改,禁止帶病運行;
一般隱患(如標識牌缺失、工具過期):限期整改(1-3 天),整改后由員復核確認,確保 閉環。
通過 “全流程、全要素” 的管控措施,可限度降低配電房維保維修中的風險,保障人員生命和設備穩定運行。核心原則是:“無資質不作業、無票證不作業、無監護不作業、無防護不作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