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電視作為一種常見的廣播電視形式,其信號傳輸有著特定的流程。數字衛星電視是利用地球同步衛星將數字編碼壓縮的電視信號傳輸到用戶端,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將數字電視信號傳送到有線電視前端,再由有線電視臺轉換成模擬電視傳送到用戶家中,像美國 Direct TV 公司就是個應用這一技術的衛星電視營運公司。另一種則是將數字電視信號直接傳送到用戶家中,也就是 Direct to Home(DTH)方式。與種方式相比,DTH 方式衛星發射功率大,可用較小的天線接收,普通家庭即可使用,還能直接提供對用戶授權和加密管理,開展數字電視、按次付費電視(PPV)、高清晰度電視等類型的先進電視服務,不受中間環節限制,甚至還可以進行 INTERNET 高速下載、互動電視等操作。
具體來看整個傳輸過程,首先是通過地面基站發射微波信號,這些信號會朝著位于地球同步軌道的通訊衛星發送。地球同步軌道的衛星能保持相對于地球固定的軌跡,始終處于地球同一個區域的上空,從而保障信號傳輸的連續性。而每個衛星通常覆蓋一個特定的區域(即 “波束覆蓋區”),其覆蓋范圍可能是一個國家、一個大洲,甚至是全球區域。
接著,衛星接收到來自地面基站的信號后,會對其進行相應處理,比如放大、變換等操作,然后再將處理后的信號遠距離傳輸回地面,也就是向地面服務區轉發電視信號。
后,用戶端會使用定向天線接收從衛星返回的信號,隨后通過解碼器對接收的信號進行解碼,將解碼后的信號輸出到電視終端,這樣我們就能正常收看到電視節目了。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 “衛星鍋” 就是一種拋物面天線,它能夠把來自衛星的信號集中反射到饋源組件(LNB,低噪聲放大器),LNB 會對信號進行放大并傳送到室內接收機,接收機再配合解碼卡完成后的解碼工作,鑒于衛星電視傳輸的信號通常是經過加密的,所以只有擁有合法解碼卡的用戶才可以觀看到節目內容。
(三)能源效率及投資優勢:在能源效率及投資方面,衛星電視同樣具備優勢。發射功率僅僅只有 200W 的直播同步衛星,就能覆蓋幾百萬平方公里的面積,然而在地面建立一座高達 200 米的電視發射塔,即便其發射功率達到 50kW,覆蓋面積也僅有 2.3 萬平方公里。過去我國收看中央電視臺的節目,除杭州地區外,其它地區基本都需要先由微波電路傳送到大中城市,再經過大量的電視發射臺或差轉臺進行發射與轉發,供各地觀眾收看,如果一直采用這種微波傳輸的方式來實現電視覆蓋,那就得建造成千上萬座微波中繼站和電視發射臺,無論是建設成本還是后續的維護成本都是非常高昂的。但要是采用同步衛星傳輸的方式,僅需發射 1-2 顆衛星,再與地面站配合就行,投資少、見效快,能在節約能源的同時,以較低的成本實現大面積區域的電視信號覆蓋,展現出其獨特的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