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 17025 認證的常見難點與建議
難點:
技術要求落地:如測量不確定度計算、方法驗證的專業性較強。
記錄完整性:實驗過程記錄需詳細,避免遺漏(如設備使用、環境監控記錄)。
人員意識:部分員工對體系要求理解不足,執行不到位。
建議:
引入專業咨詢機構,針對性解決技術難點。
加強員工培訓,通過模擬評審、案例分析提升實操能力。
利用信息化系統(如 LIMS 實驗室管理系統)優化記錄和流程管控。
法律地位:實驗室或其母體機構應是法定機構登記注冊的法人機構,如企業法人、機關法人等。若實驗室為獨立注冊法人機構,認可名稱應為法人注冊證明文件上的名稱;若為法人機構一部分,認可名稱中應包含法人機構名稱。且檢測或校準業務應為主要業務,活動需在法人注冊核準的經營范圍內開展。
設備與環境管理
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設備臺賬,定期校準 / 檢定(溯源至國家基準),如天平需每年送計量機構檢定,并貼附狀態標識(合格、準用、停用)。
環境監控:對溫濕度、潔凈度等關鍵環境參數實時監測,如微生物實驗室需每日記錄潔凈區壓差,超標時立即停止實驗并排查原因。
內部審核(內審)
周期性實施:每年至少開展 1 次全覆蓋內審,由獨立于被審核部門的人員執行,重點檢查體系文件與實際操作的一致性。
案例:審核員發現某批次檢測原始記錄未記錄環境溫度,需開具不符合項,要求責任部門分析原因(如人員培訓不足)并制定糾正措施(如補充培訓 + 增加記錄核查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