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申請流程
確定認證項目:CMA實驗室認證包括食品、水質、環境、建材、醫療等眾多領域,實驗室需根據實際需要確定需要申請的認證項目。
提交申請材料:根據所選的認證項目,準備相應的申請材料,包括實驗室的基本信息、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等,并提交至相應的認證機構。實驗室提交至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省級實驗室提交至各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審核材料:認證機構對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核,確保申請材料完整、準確、符合要求。
現場審核:認證機構安排專家進行現場審核,對實驗室的設備、人員、質量管理體系等進行實地審核。
審核反饋:現場審核結束后,認證機構會出具審核報告,對審核結果進行反饋,包括符合項和不符合項。
整改措施:對于不符合項,實驗室需采取相應的整改措施,并進行整改驗證。
認證批準:整改完成后,認證機構對實驗室進行批準,頒發CMA實驗室認證證書。
CMA申請要求:
法人資格:實驗室必須具有法人資格,并能夠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獨立性:檢測活動要獨立于所檢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等影響獨立性的活動。
人員要求:具有與其從事檢驗檢測活動相適應的檢驗檢測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包括專業檢測員、技術負責人和授權簽字人等。
設施與環境:具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工作環境滿足檢驗檢測標準要求,包括實驗室、綜合室、樣品間等,并根據檢測相關要求對環境進行相應的監測,如溫濕度、輻射等。
設備要求:具備從事檢驗檢測活動所必需的檢驗檢測設備設施,設備需要定期溯源,溯源機構能力大于本機構,并且溯源機構能力需要被認可或認定。
管理體系:具有并有效運行保證其檢驗檢測活動獨立、公正、科學、誠信的管理體系,包括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等。
獲得CMA的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4.1 合法合規經營:通過CMA認證,機構滿足《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等法規的強制性要求,具備依法從事檢驗檢測活動的資格,有效規避因無證出具報告而引發的法律風險。
4.2 增強市場認可度:持有CMA資質的檢測機構,其出具的報告在政府采購、產品認證、電商平臺審核、司法鑒定等領域具有明確優勢,更易獲得客戶信任與市場認可。
4.3 規范內部管理:CMA認證推動實驗室在人員資質、設備配備、檢測方法、質量控制等方面進行系統化管理,提升整體運營效率與技術能力,實現管理標準化與程序制度化。
4.4 提升數據可信度:具CMA標志的檢測報告,其數據具備法律保障和社會公信力,可作為產品質量證明、交易憑證或司法證據,為客戶和公眾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
CMA的適用對象:
(1)各級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依法設置或授權的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機構;
(2)經各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業主管部門批準,為社會提供公正數據的產品質量檢驗檢測機構;
(3)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檢驗檢測機構,經營范圍包含檢驗檢測或檢驗檢測相關表述的,不得有生產、銷售、維修保養、工程類施工、建設、承包、環境養護修復等經營活動;
(4)生產企業可以是獨立法人檢驗檢測機構的股東,但兩家企業法人不能是同一人;
(5)行政或事業單位、大專院校及科研院所所屬非獨立法人檢驗檢測機構;
(6)不適用于計量校準機構、企業內部的檢驗檢測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