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流程
單位賬號創建:國有企事業單位按單位隸屬關系分級創建,非公組織機構按屬地原則創建。
個人賬號創建:用人單位賬號通過審核后,單位管理員為申報人創建個人賬號。
個人申報:申報人登錄指定的職稱申報系統,錄入個人基本信息、業績成果等資料,并按要求上傳相關證明材料的掃描件。申報人需在規定的申報截止時間前提交評審材料。
單位審核:用人單位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一致性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在單位內部進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不少于 5 個工作日。
上級部門審核:按照職稱評審管理權限,申報材料經用人單位審核后,逐級上報至相應的職稱評審委員會組建單位或其委托的機構進行審核。
專家評審:職稱評審委員會組織專家對通過審核的申報材料進行評審。專家根據評審標準和程序,對申報人的品德、能力、業績等進行綜合評議,并采取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進行投票表決。
結果公示:職稱評審委員會組建單位對評審結果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 5 個工作日。
結果確認與備案:經公示無異議的評審通過人員,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或者職稱評審委員會組建單位確認;具有職稱評審權的用人單位,其評審通過人員應當向職稱評審委員會核準部門備案。
申報材料
身份證正反高清掃描件。
畢業證原件掃描件、學信網認證報告、學信網備案表(大專及其以上),畢業生登記表(中專學歷)。
有關培訓、職稱證書、相關專業從業資格證書材料原件掃描件。
藍底高清一寸電子檔照片。
個人專業自述、單位推薦表。
就業合同。
繼續教育學時證明。
論文。
單位報送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誠信承諾書。
個人申報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誠信承諾書。
業績成果。
不同系列、專業的職稱申報在具體要求上可能會有所差異,申報前需仔細閱讀武漢市人社局及相關評委會發布的具體申報通知和要求,確保申報材料齊全、準確,符合規定。
衛生類
醫療工作業績材料:
病例資料,如典型病例的診斷、過程記錄,能體現申報人臨床診斷和水平。
醫療質量考核記錄,如醫院或科室對申報人醫療質量的評估結果。
參與的疑難病癥會診記錄,證明申報人在解決疑難病癥方面的能力。
醫療事故發生率統計及處理情況說明,體現申報人的醫療意識和處理問題能力。
科研與學術業績材料:
發表的醫學專業論文,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的論文證明。
科研項目成果,如主持或參與的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的立項書、結題報告。
獲得的科研獎項,如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醫學科研成果獎的證書。
參與編寫的醫學教材、專著,注明申報人撰寫的字數和章節。
一般情況下,武漢中級職稱申報的業績成果證明材料需要提供原件進行審核,但通常會在審核后退回。不過,在實際申報時,也會提交相應的復印件,復印件需清晰可辨,并由審核經辦人員簽字并加蓋公章。
例如,對于科研項目,需提供項目的申請書、結題報告、成果鑒定證書等原件及復印件。對于發表的論文,需提供論文期刊的原件及復印件,復印件包括封面、目錄、版記和本人論文頁。對于獲獎證書、專利證書等,同樣需要提供原件和復印件。
不同專業系列和具體評審要求可能會有細微差異,建議申報人仔細閱讀當年武漢市相關職稱評審通知的具體要求,以確保材料準備準確無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