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目標驅動下,采用真空感應熔煉等技術的閉環回收系統,正將鎳的循環利用率推向新高度,其經濟價值與環保效益如同硬幣的兩面,共同鑄就了可持續制造的基石。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從廢催化劑中回收的鎳微粒直徑可控制在納米級,這種"變廢為寶"的魔術,讓珍貴金屬資源在工業文明的代謝系統中實現了近乎完美的循環再生。
鎳的不可替代性決定了其戰略價值。以動力電池為例,三元鋰電池中鎳含量占比高達30%-60%,而全球每年因電池報廢產生的含鎳廢棄物超過百萬噸。若直接填埋或焚燒,不僅造成資源浪費,重金屬滲漏還會嚴重污染土壤和水源。通過回收技術提取鎳元素,既可緩解原生礦開采壓力,又能減少環境風險,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全球多國通過立法推動鎳資源回收。歐盟《電池新規》要求2030年電池中再生鎳占比不低于12%,中國《“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完善鎳等金屬回收體系。與此同時,碳關稅、綠色供應鏈認證等機制倒逼企業優先使用再生鎳。這一趨勢不僅降低了產業鏈碳足跡,更催生了千億級回收
作為“城市礦山”的重要組成部分,含鎳物料的循環利用既是資源的保障,也是工業體系低碳轉型的必經之路。未來,隨著技術迭代與政策深化,鎳回收產業將加速向規模化、精細化發展,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關鍵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