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局部創新與差異化
允許在細節處創新:在遵循整體設計規范和品牌核心元素的基礎上,鼓勵設計師在產品的細節部分進行創新。如機械產品的操作界面、按鈕設計、散熱孔造型等,通過這些細節的創新,可以為產品帶來獨特的個性,同時又不會影響整體的品牌風格。
針對不同市場和用戶群體差異化設計:分析不同市場和用戶群體的需求特點,在設計規范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有針對性的差異化設計。比如,針對高端市場的機械產品,可以在材質選擇、工藝細節上體現出更加精致和豪華的特點;而針對普通消費市場,則注重性價比和實用性的體現。
選用新型材料:關注新材料的發展動態,選擇具有獨特性能和外觀效果的新材料。例如,使用具有金屬質感的塑料替代部分金屬材料,既能滿足產品的強度和耐用性要求,又能降低成本和重量,同時還可以通過表面處理工藝實現多樣化的外觀效果。或者采用一些具有自發光、變色等特殊性能的材料,用于產品的局部裝飾或標識,為機械外觀增添獨特的視覺亮點。
產品設計是工業設計的核心,是企業運用設計的關鍵環節,它實現了將原料的形態改變為更有價值的形態。工業設計師通過對人生理、心理、生活習慣等一切關于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認知,進行產品的功能、性能、形式、價格、使用環境的定位,結合材料、技術、結構、工藝、形態、色彩、表面處理、裝飾、成本等因素,從社會的、經濟的、技術的角度進行創意設計,在企業生產管理中保證設計質量實現的前提下,使產品既是企業的產品、市場中的商品,又是老百姓的用品,達到顧客需求和企業效益的完美統一。
概念設計
創意構思:設計師基于需求調研的結果,運用頭腦風暴、思維導圖、逆向思維等方法,激發創意,提出多種產品概念和設計方向。
概念篩選:對提出的多個概念進行評估和篩選,考慮因素包括技術可行性、商業可行性、用戶接受度等,選擇潛力的概念進行進一步發展。
概念細化:對選定的概念進行細化和完善,包括確定產品的基本架構、功能模塊、交互方式等,形成初步的設計方案,并通過草圖、故事板等方式進行可視化表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