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號表示
組成與順序:電線電纜的型號組成與順序通常為(1:類別、用途)(2:導體)(3:絕緣)(4:內護層)(5:結構特征)(6:外護層或派生)-(7:使用特征)。
常用代碼:用途代碼中,不標為電力電纜,K 表示控制纜,P 表示信號纜;導體材料代碼中,不標或標為 CU 表示銅,L 表示鋁;內護層代碼有 Q 表示鉛包,L 表示鋁包,H 表示橡套,V 表示聚氯乙烯護套等;外護層代碼 V 表示聚氯乙烯,Y 表示聚乙烯電力電纜;派生代碼 D 表示不滴流,P 表示干絕緣等;特殊產品代碼如 TH 表示濕熱帶,TA 表示干熱帶,ZR 表示阻燃,NH 表示耐火,WDZ 表示低煙無鹵、企業標準等。
成纜
將絕緣線芯按一定規則絞合為圓形,同時進行填充以保證圓整穩定,以及綁扎以防止纜芯松散。成纜時要杜絕異型絕緣線芯翻身和防止絕緣層被劃傷。
內護層制作
為保護絕緣線芯不被鎧裝損傷,采用擠包內護層(隔離套)或繞包內護層(墊層),繞包墊層可與成纜工序同步進行。
規格型號:電纜的規格型號主要體現在線徑、電壓等級、芯數等方面。一般來說,線徑越大、電壓等級越高、芯數越多的電纜,所含金屬材料越多,回收價格也越高。
地區差異: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工業結構、市場需求和回收政策不同,會導致回收價格有差異。經濟發達地區工業企業多,對電纜需求量大,廢舊電纜回收市場活躍,回收價格可能較高;經濟相對落后地區,廢舊電纜來源少,市場需求不旺盛,價格往往較低。
光譜分析法:利用光譜儀對電纜樣品進行分析。當樣品受到激發源的激發時,其中的金屬元素會發射出特定波長的光譜。通過測量這些光譜的強度和波長,可以確定電纜中存在的金屬元素種類及其含量。常見的光譜分析方法有 X 射線熒光光譜分析(XRF)、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分析(ICP - OES)等。該方法具有快速、準確、非破壞性等優點,能同時分析多種金屬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