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認證的發展歷程
ISO認證起源于1947年,當時國際標準化組織成立,旨在促進全球工業標準化。1987年,ISO發布了個質量管理指南——ISO 9000系列標準。隨著時間的推移,ISO認證逐漸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應用,成為衡量一個組織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
ISO認證的分類
1. 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旨在確保組織的產品和服務質量符合客戶和國際標準要求。
2. 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旨在幫助組織有效管理環境,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3. ISO 45001:職業健康管理體系認證,旨在確保組織為員工提供的工作環境。
具有直接或間接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企業實施并通過三體系認證,要有一定的投入,但也會得到豐厚的回報,不僅有造福社會的社會效益,也會產生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1、質量管理體系:穩定服務質量,減少客戶投訴,提高企業信譽,直接有利于拓展市場。
2、環境管理體系:節約能源資源,降低企業成本;持續達到排放、減少排污費用,提高市場競爭力,為保護環境作貢獻。
3、減少工傷事故,杜絕職業病危害,改善勞動條件,減少企業損失,調動員工積極性;為保持社會穩定作貢獻。
咨詢項目共分四個主要階段進行:
1.派專家到企業了解基本情況,提供基礎培訓,經充分協商制定認證咨詢工作計劃;
2.制定出質量手冊和質量體系程序文件的編寫要點,指導企業編寫手冊和程序文件并進行審改;
3.指導企業有效實施質量體系文件,指導并參與內部質量體系審核,指出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4.對企業的質量體系進行符合性審核,指導企業申請第三方質量體系認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