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現狀下,職稱主要代表社會地位,有高職稱的人享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和福利待遇,與實際技能未必有直接關聯。職稱通過申報、評審,由主管部門授予,一般認為決定是否授予職稱是由主管部門領導決定,評審主要是形式。
職稱也稱專業技術資格,是專業技術人員學術、技術水平的標志,代表著一個人的學識水平和工作實績,表明勞動者具有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和技能的證明,同時也是對自身專業素質的一個被社會廣泛接受、認可的評價。對個人來說,職稱與工資福利掛鉤,同時也與職務升遷掛鉤,是求職的敲門磚,同時也是聘任專業技術職務的依據。對資質企業來說,職稱是企業開業,資質等級評定、資質升級、資質年審的必須條件。
職稱初是專業技術人員的職務名稱,反映其技術水平、能力和成就的等級稱號。職稱按不同系列劃分種類,我國現行的職稱制度中,職稱基本都劃分為正高級、副高級、中級、初級四個級別。取得職稱的方法包括初定職稱、評審職稱、國家統一考試和職業資格對應職稱。職稱評審有崗位晉升、薪資待遇提升、人才補貼、積累業績機會和退休保障等好處。盡早申報職稱評審可以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和社會價值,提高福利待遇。
什么是職稱?
職稱初源于職務名稱,理論上職稱是指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級稱號,是反映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工作能力的標志。
職稱與職務: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逐步產生了對專業技術人員的水平評價與聘任崗位相分離的需要,即“評聘分離”,職稱的概念也相應發生了變化。聘任的崗位稱之為“專業技術職務”,簡稱職務;而專業技術人員的水平則以“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來標識,簡稱職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