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和自助團體在精神康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發動患者和家屬參與到精神疾病康復的全過程是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醫療特色之一。多年來我院定期舉辦戒酒互助會(AA)、癡呆患者家屬聯誼會、精神分裂癥家屬聯誼會、老年期癡呆家屬聯誼會、抑郁癥患者自助團體、進食康復聯誼會、強迫癥患者生活發現會等活動。北京市孤獨癥兒童康復協會也掛靠我院,定期組織孤獨癥兒童家長培訓班和家屬聯誼活動。以上團體組織的各項活動為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其社會功能和社區再適應奠定基礎。
2014年10月23日,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被科技部、國家衛健委和總后勤部衛生部正式認定為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由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牽頭并聯合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中國依賴性研究所等共建單位共同組建的國家精神心理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旨在針對臨床研究瓶頸問題,開拓臨床研究創新體系,建立以多目標、多任務研究方案為基礎的新型臨床研究模式;構建規范化、高質量的協同研究網絡和多中心研究平臺,開展多中心、大規模、高質量的精神心理疾病臨床研究,提高全國精神心理疾病預防、診斷、治 療和康復的綜合服務水平,切實解決臨床關鍵問題。
而對于如何改變歧視觀念?劉琦則表示,比如,首先是知識的普及和宣傳,現在新聞熱點多,人們的關注轉移很快,需要反復宣傳才能達到效果。當大眾能夠了解到抑郁癥是一種可以治 療的疾病,而不是意志薄弱或者自暴自棄,才可能提高識別率和就診率。
在兒童精神病學領域,致力于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和相關破壞行為問題的病因及發病機制、治 療、預后和成人期ADHD的系列研究,開展兒童孤獨癥、創傷后應激障礙、兒童精神分裂癥等兒童期重要精神障礙的臨床與應用基礎研究, 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十一五”支撐計劃、97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原衛生部、教育部、北京市科委等多項基金課題,在病因學、臨床評定和治 療方面均取得較為突出的成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