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協調國際汽車質量系統規范,由世界上主要的汽車制造商及協會于1996年成立了一個專門機構,稱為國際汽車工作組InternationalAutomotiveTaskForce(IATF)。IATF的成員包括了國際標準化組織質量管理與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ISO/TC176),意大利汽車工業協會(ANFIA),法國汽車制造商委員會(CCFA)和汽車裝備工業聯盟(FIEV),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汽車制造商如寶馬(BMW),克萊斯勒(DaimlerChrysler),菲亞特(Fiat),福特(Ford),通用(GeneralMotors),雷諾(Renault)和大眾(Volkswagen)等。
IATF對3個歐洲規范VDA6.1(德國),AVSQ(意大利),EAQF(法國)和QS-9000(北美)進行了協調,在和ISO9001:2000版標準結合的基礎上,在ISO/TC176的的認可下,制定出了ISO/TS16949:2002這個規范。
2002年3月1日,ISO與IATF公布了國際汽車質量的技術規范ISO/TS16949:2002,這項技術規范適用于整個汽車產業生產零部件與服務件的供應鏈,包括整車廠,2002年版的ISO/TS16949已經生效,并展開認證工作。
新法規意味著無論對于制造商,還是貿易商、進口商、分銷商而言,所受的限制也將會更為嚴格。這對進一步規范歐盟市場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中國是建材大國,歐盟是我國建材的主要出口地之一。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法規的生效,將對中國出口歐盟的近百億美元建材產品迎來新挑戰。檢驗檢疫部門:國內應該應積極應對
●歐盟的法律、法規和協調標準不僅數量多,而且內容十分復雜,因此取得歐盟指定機構幫助是一個既省時、省力,又可減少風險的明智之舉;
●獲得由歐盟指定機構的CE認證證書,可以程度地獲取消費者和市場監督機構的信任;
●能有效地預防那些不負責任的指控情況的出現;
●在面臨訴訟的情況下,歐盟指定機構的CE認證證書,將成為具有法律效力的技術證據;
●一旦遭到歐盟國家的處罰,認證機構將與企業共同承擔風險,因此降低了企業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