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古漢字為“酢”,又作“醯”。《周禮》有“醯人掌共醯物“的記載,可以確認,中國食醋西周已有。晉陽(今太原)是我食醋的發祥地之一,史稱公元前8世紀晉陽已有醋坊,春秋時期遍及城鄉。至北魏時《齊民要術》共記述了大酢,秫米神酢等二十二種制醋方法。唐宋以來,由于微生物和制曲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至明代已有大曲、小曲和紅曲之分,山西醋以紅心大曲為優質醋用大曲,該曲集大曲、小曲、紅曲等多種有益微生物種群于一體。
山西老陳醋
山西老陳醋是以優質高梁為主要原料,經蒸煮、糖化、酒化等工藝過程,然后再以高溫快速醋化,溫火焙烤醋醅和伏曬抽水陳釀而成。
這種山西老陳醋的色澤黑紫,液體清亮,酸香濃郁,食之綿柔,醇厚不澀。而且不發霉,冬不強凍,越放越香,久放不腐。
以麩皮為主料,用糯米加酒或蓼汁制成醋母進行醋酸發酵,醋醅陳釀一年,制得風味獨特的麩醋。的有四川保寧(今閬中縣)麩醋及四川渠縣三匯特醋。
固態發醋法釀醋,由于是利用自然界野生的微生物,所以發酵周期長,醋酸發酵中又需要翻醅,勞動強度大。酒母,進行酒精發酵,再用純種培養醋酸菌制成的醋母,進行醋酸發酵而制得食醋。也有采用酶法液化通風回流法,將原料加水浸泡磨漿后,先添加α-淀粉酶加熱液化,再加麩曲糖化,糖化醪冷卻,加入酒母進行酒精發酵,待酒精發酵結束,將酒醪、麩皮、礱糠與醋母充分混合后,送入設有假底的醋酸發酵池中,假底下有通風洞,可讓空氣自然進入,利用自然通風及醋回流代替翻醅,并使醋醅發酵溫度均勻,直至成熟。酶法液化通風回流法的產量,出醋率和勞動生產率均比傳統法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