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候技術 中餐對火候掌握的要求很高,過火則糊,不夠火則味不足。上面提到的翻勺顛鍋的終目的也是為了調整原料的受熱部位和受熱程度,達到均勻受熱的目的。 對火候的掌握十分考驗廚師的經驗,菜肴到了什么階段,什么時候要調大火、什么時候要調小火、什么時候要離火,經驗越豐富,越能輕松駕馭火力。 要想對火候掌握到如此熟練的程度,廚師不但需要學習老師傅的經驗,還得自己在日常練習和工作中細心體會。 一般來說,廚房的火分為猛火、中火、慢火、微火。猛火一般用于爆、炒、涮等菜肴,烹制要求快速成菜以保證食材脆嫩口感的菜肴;中火多數用于炸制菜,火力不足容易出現脫糊現象,火力太大油溫升得太快,則容易焦糊夾生;慢火多數用于燉、燜、燴、煮等需要較長時間烹制的菜式,用時間將使原料充分入味,火力太大湯汁會快速收干,原料熟而無味。 剛入行的廚師,要弄清楚火候與原料的關系,通過仔細觀察食材的變化來把控火候。 原料種類不同,火候也要隨之調整。軟、嫩、脆的原料多用旺火速成,老、硬、韌的原料多用小火長時間烹調。 同種原料大小不同,火候也不同。如果原料切細絲、切丁,或經過了走油、焯水等預制,則要縮短烹調時間,需要猛火快炒;如果原料是大塊,受熱面積小,烹制時間要長,火力則要調小。 此外,原料數量也決定了火候調整。數量越少,火力相對要減弱,時間也要縮短。
磨刀技術 刀具對廚師而言,就是劍客的劍,是他們行走江湖的武器。 然而,再鋒利的刀也有變鈍的時候,這就要求廚師必須要學會正確地保養刀具:定期磨刀。 磨刀看似簡單,但是如果一個小細節掌握不好,那就會事倍功半;如果磨刀方法不正確,不僅刀磨不快,甚至會縮短刀具的壽命。因此,很多新人入行的時候,磨刀也是大家都要學習和了解的一門技術。 要想磨好刀,首先要選對磨刀石。磨刀石有很多,常用的一種是細磨黃砂和粗磨青砂組合一起的天然磨石,這種磨刀石多用于新刀開刃或者缺口磨平;另一種是金剛砂合成的人工磨石,多用于刀具的日常細磨。 磨刀的方法也有講究。角度上應該是5度左右,加大刀與磨刀石之間的接觸面,磨的時候應該沿著磨刀石對角線磨制,這樣可以保證刀刃均勻接觸磨刀石,避免刀具卷刃、磨刀石受損。 磨刀時,用力方式同樣需要注意,應該做到輕推重拉,前推時力度要小、速度要慢,后拉時力度要足、速度要快,這樣可以避免刀刃受損。 磨刀的姿勢也值得一提,應該用弓步,將身體重心向前,這樣磨刀更省力、效果更好。 在這里也分享一個老師傅的磨刀小技巧給大家參考一下: 在磨刀前,磨刀石要放入水里浸泡10分鐘,充分吸飽水;還有就是刀具在磨之前可以放在鹽水中浸泡10分鐘,或者磨刀的時候加鹽水,因為鹽能活化鋼鐵,使得刀具更鋒利。
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為國家職業資格二級 (一)取得本職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5年以上,經本職業技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畢(結)業證書。 (二)取得本職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后,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8年以上。 (三)取得本職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高級技工學校畢業生,連續從事本職業工作滿2年。
作為一名廚師現代廚師,當然要考取中式烹調師職業資格證書。也就是廚師證(廚師證已于2011年4月取消,工種名稱現更改為中式烹調師。如有疑問可登錄國家職業資格工作網查詢工種。) 中式烹調師職業資格證書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一印制,勞動保障部門或有關部門按規定辦理和核發。 中式烹調師職業資格證書按等級共分五個等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