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金融時代,可視化的信用報告則可以有效服務于快速決策的要求,它運用一個主體,一個指數,加一張圖表的模式呈現信用數據,可以幫助用戶直觀地解讀企業信用狀態,迅速作出信用判斷。一個重要的趨勢是將內容、分析、產品和技術無縫植入客戶運營管理的各個環節,無論是采購、分銷、營銷還是風險控制,使得客戶能夠在熟悉的環境下使用。同時,在內容的遞交方式上,未來所有的征信機構都應該用客戶需要的方式來交付內容,無論在世界哪個角落,無論是移動端還是云端,一切為了讓使用更加方便。
防范信用風險:通過征信,查閱被征信人過往的歷史記錄,商業銀行能夠清楚的了解企業的信用狀況,采取相對靈活的信貸政策,擴大信貸范圍,特別是規模較小的中小企業。
有效揭示風險:提供決策依據:征信機構不僅通過信用報告實現信息共享,而且在這些客觀數據的基礎上通過加工而推出對企業和個人的綜合評價,如信用評分等。通過這些評價,可以有效反映企業和個人的實際風險水平,有效降低授信市場參與各方的信息不對稱,從而做出更好的決策。
企業征信查詢主要包括四部分內容基本信息、信貸信息、公共信息和聲明信息。
基本信息展示企業的身份信息、主要成員信息和企業變更發展信息等。
借貸信息展示企業在金融機構的當前負債和已還清債務信息,是信用報告的核心部分。
公共信息展示企業在社會管理方面的信息,如經營異常信息、行政處罰信息、法院判決和執行信息等。
聲明信息展示征信中心標注和信息主體聲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