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常見缺陷
1、在電氣施工圖中設計說明未準確闡述聯動邏輯關系。
2、在總線制聯動系統設計中,消防控制室未考慮手動直接控制主要滅火設備。例如CO2氣體滅火系統。
3、消火栓按鈕未考慮設計直接啟泵線路。
4、在消防聯動中,未考慮非消防電源的切斷及電梯迫降到底的返饋信號。
5、報警系統僅考慮保護接地,未設計工作接地。
6、消防控制室設置位置不妥。(有的設計在二樓)
7、未考慮消控室供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用的消防電源。
8、未采用有直接手動控制功能的報警產品
規范規定:消防聯動控制設備應設有對重要消防聯動設備的直接手控制功能,能顯示泵啟動信號。當消防聯動控制設備采用總線控制方式還應至少設有六組直接輸出接點
9、在有些二總線報警系統中,未設計短路隔離器。
10、大部分工程在設計時沒有考慮設置備用擴音機。
11、在較多工程設計中一些設備間未設置對講電話。
12、消防聯動邏輯編制混亂
原因:
一、有些設計人員對消防聯動邏輯的理解不正確。
表現為:水流指示器與火災探測器及壓力開關與門報警后才啟動噴淋泵;消火栓按鈕及火災探測器與門報警后啟動消防泵;手動報警按鈕及火災探測器與門報警后啟動卷簾門,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而GB50166-9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安裝驗規范》條文說明中詳細闡明聯動邏輯關系。
(1)報警信號:一個探測器報警、水流指示器報警等。
(2)報警確認信號:可靠的確認是人工確認,也可以用電視監控。在系統設計上,一般用兩組探測器或兩種不同類別的火災探測器同時報警后的"與"門信號作為"火災的確認"方法,條文中的"火災報警后",是指一個探測器或一個回路探測器報警。"火災確認后",是指兩個探測器報警的"與"門信號發出后。
(3)卷簾門的控制
對于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簾,應按下列程序控制下降:
(a)感煙探測器動作后,卷簾下降至距地(樓)面1.8m;
(b)感溫探測器動作后,卷簾下降到底;
用于防火分隔的防火卷簾,火災探測器動作后,卷簾應下降到底。
基本要求是:
1、每個防火分區必須設有至少兩個出口;
2、疏散路線必須滿足室內遠點到房門,房門到近出口或樓梯間的行走距離限值;
3、疏散方向應盡量為雙向疏散,疏散出口應分散布置,減少袋形走道的設置;
4、選用合適的疏散樓梯形式,樓梯間應為的區域,不受煙火的侵襲,樓梯間入口應設置可自行關閉的防火門保護;
5、通向地下室的樓梯間不得與地上樓梯相連,如必須相連時應采用防火墻分隔,通過防火門出入;
消防電氣系統竣工消防驗收檢查內容
1、檢測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線路的絕緣電阻、接地電阻、系統的接地、管線(耐火等級、噴涂)的安裝及其保護狀況;
2、檢測火災探測器和手動報警按鈕的設置狀況、安裝質量、保護半徑及與周圍遮擋物的距離等,并按30~50%的比例抽檢其報警功能;
3、檢測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安裝質量、柜內配線、保護接地的設置、主備電源的設置及其轉換功能,并對控制器的各項功能測試;
4、檢測消防設備控制柜的安裝質量、柜內配線、手、自動控制及屏面接受消防設備的信號反饋功能;
5、檢測火災應急廣播的音響功能,手動選層和自動廣播、遙控開啟和強行切換等功能;
6、檢測消防控制室、各消防設備間及手報按鈕處的消防電話通訊功能;對外通話功能;
7、檢測消防控制室的設置位置及明顯標志、室內防火閥及無關管線(禁水)的設置、雙回路電源的設置和切換功能;
8、檢測電梯的聯動迫降功能、消防電梯的使用功能,三(五)方通話是否清晰。
9、檢測火災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的設置、照度、轉換時間和圖形符號;
10、檢測應急照明的強啟和非消防電源的強切。切斷非消防電源功能和著火層的燈光顯示功能;
11、檢測主備電的發電機自動切換及所有末端切換。
12、CRT是否按規定設置(超50米公共建筑,超高層、超50米高層商業、商住樓)
常見的消防工程火災問題
消防設備雖然經過測試并進入市場,但產品標準連接斷開等深層次問題,在工程應用過程中暴露出檢測中心分工不清、廠家設計不完善的問題:噴水系統報警閥壓力開關僅拋出兩根長度為100mm的軟線。如何保證施工安裝中的可靠連接,廠家根本沒有考慮;對于較差的防火閥選用的行程開關,不僅缺少一套24伏繼電器進行隔離,往往造成絕緣擊穿,燒毀消防系統;電動防火卷簾門的控制箱大多不能滿足GB7251的基本要求,如箱內接線不合理、接頭壓接不規范,且經常設置在吊頂內,維護不便,調試過程中容易造成系統工作不穩定。
報警系統:煙、溫、氣探頭、手動報警、水指、壓力開關、消火栓等
疏散系統:廣播、聲光報警、送/排風(閥門/發動機)、疏散燈/門、電梯迫降等
隔離系統:防火卷簾門、雨淋閥、防火閥、非消防電源、空調等
滅火系統:消防泵、噴淋泵、雨淋滅火系統、氣體滅火系統
其他相關系統:空調風扇、閉路攝像頭監控、車庫控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