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評審是指已經經過初次職稱認定的專業技術人員,在經過一定工作年限后,在任職期內完成相應的繼續教育學時,申報中級職稱以上的人員須在專業期刊發表論文并且經過一些基本技能考試(如:職稱外語及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等),向本專業的評審委員會評委提交評審材料,經過本專業的專業評委來確定其是否具備高一級職稱資格。
工程師是職業水平評定(職稱評定)的一種。其下,有技術員,助理工程師等職稱;其上有高級工程師,研究員或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等職稱。當然,這也只是對從事工程建設或管理人員技術水平的一種標定而已。 按職稱(資格)高低,分為:研究員或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正高級)、高級工程師(副高級)、工程師(中級)、助理工程師(初級)。 通常所說的工程師,是指中級工程師。工程師職稱是要上級主管部門評定,全國通用。其中,要考中級英語職稱考試和應用計算機考試。
高級職稱: (1)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工作十年以上,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 (2)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 (3)中專、高中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 凡符合上述申報條件的人員,還必須遵紀守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能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在本專業崗位上做出顯著成績,且具備相應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
工程師 1.熟練掌握并能夠靈活運用本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知識,熟悉本專業技術標準和規程,了解本專業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取得有實用價值的技術成果。 2.具有獨立承擔較復雜工程項目的工作能力,能解決本專業范圍內較復雜的工程問題。 3.具有一定的技術研究能力,能夠撰寫為解決復雜技術問題的研究成果或技術報告。 4.具有指導助理工程師工作的能力。 5.具備博士學位;或具備碩士學位或第二學士學位,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后,從事技術工作滿2年;或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后,從事技術工作滿4年;或具備大學專科學歷,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后,從事技術工作滿4年。技工院校畢業生按國家有關規定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