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些慢性病患者以及行動不便者或者老年群體,需要家庭醫生提供上門服務,所以只有對家庭醫生簽約制實行改革,才能更好地做好專業服務。這需要擴大上門護理項目,同時需要增加家庭醫生人數。
申請居家護理后,至少可以享受以下優質護理服務: 1. 定期巡診,觀察病情、監測血壓血糖,根據醫囑執行口服、注射及其他給藥途徑; 2. 根據護理等級進行基礎護理、專科護理、特殊護理,并進行嚴格規范的隔離措施; 3. 處置和護理尿管、胃管、造瘺管等各種管道,指導并實施造瘺護理、吸痰護理、壓瘡預防和護理、會陰沖洗、床上洗發、擦浴等一般專項護理; 4. 采集并送檢驗標本; 5. 指導吸氧機和呼吸機的使用; 6. 及時處理病情發生重大變化的病人,必要時協助轉診; 7. 在護理評估基礎上,對病人進行營養指導、心理咨詢、社區康復及衛生宣教,對病人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和康復指導,進行心理干預; 8.對終末期病人進行臨終關懷,通過照護和對癥處理,減輕病痛,維護生命尊嚴。
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原則,第二次插入尿管,觀察尿液顏色,性質 量 根據情況留置尿管或拔出尿管 擦凈會陰,貼管道標簽 整理用物并按規范處理醫療垃圾,協助患者恢復 舒適體位 提供專項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 ,并做好服務記錄。
臥床病人的床單位設置應盡量考慮病人的方便、舒適、等條件,床的寬度,視病人的病情需求、生活習慣等而定,通常較一般用床寬10~30cm,床旁應留有放日常用物(如眼鏡、手表、收音機、梳子、小鏡子、痰杯等)之處。床旁物品的放置:如小鏡子,可提高臥床病人生活的情趣,看到居室周圍的環境,擴大視野,通過反光鏡看到外面的“世界”和走進居室內的客人,使病人建立生活的信心,渡過由臥床帶來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