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員類別及作業隱患
在科研過程中可以將進入實驗室的人員劃分為以下幾類:
1、實驗室操作人員;
2、危險區人員(特殊識別);
3、維修及異常處置人員;
4、管理人員;
5、相關方人員(外來施工、服務、參觀、檢查與審核人員);
在進行作業時容易出現以下隱患:
①交叉作業 ②危險作業 ③違反規程
④勞動防護用品使用 ⑤人員的健康監護
動火作業、接觸危險化學品作業、接觸職業病危險因素作業等;
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對人員培訓來降低事故發生率:
1、對實驗人員進行培訓教育;
2、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特殊作業人員應按有關規定參加培訓教育,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
3、新工藝、新技術、新裝置、新產品投產或投用前,對有關人員進行專門培訓,并考核合格;
職業健康監護
為了保證人員的身體健康,有必要做好職業健康監護;
1、接觸職業危害作業的要求;
2、接觸職業危害作業的人員,進行崗前、崗中、離崗的職業健康檢查;
3、職業禁忌相關;
現場風險圖
依據以上信息制作現場風險圖,必須包含以下4點:
1、實驗室危險區域劃分;
2、危險點分布圖;
3、關鍵點分布圖;
4、重點監控設備設施分布圖;
以及動態的隱患檢查表:
1、循序漸進的提高現場隱患認識;
2、對照實驗室管理制度對前述要素反復開展的檢查,新發現的問題進行記錄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