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的缺點
(1)操作似簡而實繁,針刺方法看來似乎簡單,但是如果要運用手法達到高一級的要求,如燒山火與透天涼等,使針下有熱感與涼感產生,且能循經感傳時,就頗為不易,必須手法純熟,體力充沛。所以一個有基礎的針科醫生自幼即應練習太極拳與氣功,決不是一刺二捻而了事;
(2)效果雖快,每不能持久,故在許多慢性病例,必須長期堅持施治,針孔有感染機會,特別是在關節附近,能有因此而造成殘廢者,因此對的要求就較嚴;
(3)對同一孔穴也不能反復多次針刺;
(4)有刺中內臟、大血管與暈針的可能;
(5)出針后能有針孔出血及皮下血腫,取穴必須準確,必須確中孔穴,針效方顯;
(6)單純的物理刺激,無合并的功效,使用范圍受限;
(7)全身有許多禁針的區域,對體弱及久病者也不適宜。
于長度短、直徑粗的輥子,可將字沿圓周方向縱向排列,“要刻章的內容”設計成正好排滿一圈,這樣印在紙箱盒上怎么讀都不會對印面有影響。注意印時看好字體方向。對于長度長、直徑細的輥子,可將字沿長度方向排列,一般可排兩列。印時注意字體方向,一般讓輥子垂直貼在紙箱盒。
滾筒印章是古代近東地區普遍使用的印章,通常刻有“圖案故事”,在濕的粘土上滾動按壓后,可留下連續的圖案。滾筒印章發明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近東地區,具體位置在現今伊朗西南部的蘇薩和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的烏魯克。滾筒印章的發明與后來楔形文字的發明有著密切聯系。
滾動印章加油時,在事先準備好的印臺盒(自制海綿底)里來回滾動,油就會被儲墨墊自動吸收。避免印章保管不當變形,造成印面不平這種情況需注意不能將印章完全裸露在空調下或是太陽直接照射,天然材料在經過風干過程中會自然變形,變形后出現印面不平有些地方蓋不到,影響印章的正常使用。
